map of GH site

信誼幼兒文學​獎首獎 史明輝"願快樂"挑戰​好萊塢

記者:杜宥彤 時間:2011/4/23 下午 08:39:58
 第23屆信誼幼兒文學獎頒獎典禮今日上午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舉行,自2009年該獎增設動畫影片創作獎,連續兩屆的首獎從缺,本屆首獎由導演史明輝、紅色外星人工作室製作的《願快樂》奪得。

第23屆信誼幼兒文學獎頒獎,前排為動畫影片創作組得獎者。(杜宥彤攝影)
 今日與會包含行政院政務委員曾志朗、「永遠的小太陽」林良、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杜明城、台灣兒童閱讀學會理事長盧本文等百名教育、藝文界人士出席。

 史明輝介紹,他的2007年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飛躍藍調》是講大人的心理壓力,《願快樂》希望幫小孩子發言,跟小孩溝通不是靠說教而是靠想像力;他看到小孩的同儕壓力過大,好多小朋友下課就關進補習班,回到家已經是晚上八、九點,在台北市的小孩生活被大人安排的太滿。

 他說,正在將《願快樂》發展為長篇故事,預計需要6千萬元資金,希望做出世界一流的作品,不是為對抗好萊塢,是期許藉該片上映帶動台灣動畫產業,讓台灣動畫價值發芽、茁壯。

 史明輝透露,該長篇內容是台北城最受小朋友喜愛的一所大型遊樂園遭大人強行關閉,理由是為了讓小朋友能專心讀書,小朋友們對高壓、教條終於忍無可忍,於是用想像力創造出各種生物進入現實反抗,引起世界騷亂,結局將等電影上映揭曉。

 該幼兒文學獎共分為適合八歲以下兒童閱讀的圖畫書創作獎,以及適合12歲以下兒童觀賞的動畫影片創作獎,前者共有174件作品參賽,17件進入決選,首獎從缺,佳作3名:李博峰《青蛙王子》、劉如桂《到底少了什麼?》、姚怡足《貓捉老鼠》;後者可以原創或是改編歷屆得獎作品,共有28件參賽作品,脫穎而出4件,改編組未獲評審青睞,原創組除史明輝《願快樂》獲得首獎,佳作由張淑滿《是誰偷了我的便便》拿下。

史明輝接受女兒的獻花。(杜宥彤攝影)
 動畫影片創作組決審主委須文蔚指出,一般孩子花很多時間在看電視,台灣電視上卻少見國際兒童文學作品,興起的文創產業風潮應該更關注關於兒童動畫與多媒體作品與兒童教育相關的作品。信誼動畫影片創作獎,原創組希望作品更具國際視野,改編組目的是將信誼原本的繪本加值,評選考量動畫的技術、腳本撰寫到內容是否有對兒童心靈成長不宜的部份。

 他提出,《願快樂》發展為長篇會「是暨導演李安、魏德聖後台灣最重要的一部片」。

 《是誰偷了我的便便》作者張淑滿發表得獎感言,「給小孩看那麼正經的作品要幹什麼,小孩就沒有想像力了」;創作動機:姊妹們都有小孩了,常常家長換尿布、清大便時擺臭臉,讓幼兒覺得便便是錯事,她希望能藉該片告訴幼兒便便是好事,自己小孩便秘的時候,都繪讓他再看一次該片;它是2007年的《小荳人》續集,小荳人看到其他種子成為蒲公英,他感到很焦慮,探索的過程中意外跌到糞裡,才發現自己是大樹的種子,所以成長速度跟草本植物不一樣。

 圖畫書創作組決審主委幸曼玲說,幼兒文學獎之「幼兒」是讀者,需要考量讀者的認知經驗、程度,啟動他們的思考。那「文學」是多元的意義,不是一個說教的過程。

 她評論,整體而言「繪畫比文字好」,繪畫的訊息需要用文字串結,讓評審很為難,《到底少了什麼?》轉折豐富,寓意可以再多一些;《青蛙王子》畫裡訊息很多,文字可以再多處理;《貓捉老鼠》該給一個動機串連,一個要往哪裡走的方向。

 《到底少了什麼?》作者劉如桂稱,故事起源是她搭捷運時看到婦人帶盆栽,擁擠的空間裡有了植物,她的心情也好了起來。台北建物密集,人與人之間心靈的交流少,雖飽食暖衣,心中覺得好像少了什麼?少了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分享,帶來的溫暖。

 《青蛙王子》作者李伯峰表示,6度參賽創作了8本書,「終於得獎了,還有人比我更久」,回憶第一次創作的樣書送兒子,還遭其嫌棄「這個根本不是書」,終於驕傲的送真正的書給他兒子了。

 《貓捉老鼠》作者姚怡足提到,該書表達有趣的畫面,希望給小朋友帶來笑容,圖裡藏有世界名畫也能讓小朋友多接觸一些美術史。

 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介紹,永豐餘集團旗下信誼基金會開創台灣第一個幼兒文學獎項,走過23個年頭,是台灣唯一專業兒童文學創作者的平台。

 他笑談,當初受政大心理系教授吳靜吉的慫恿,1977年9月創立信誼學前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基金會也因而轉型。希望創作者能找到台灣共同信仰的文化,並深化對土地的認同,從信誼幼兒文學獎這個平台走向世界舞台。

 他提到,這幾年來討論「大國崛起」,根據他去年在大陸舉辦「首屆信誼圖畫書獎」的經驗,他以為台灣人的自由與自信是台灣力量的根源。優秀的兒童圖畫書除了技巧,重要的是心理絕不能忘記幼兒、幼兒、幼兒。希望年長的提攜年輕的,一棒接一棒,台灣有希望。

Join Line Share to Line

回到首頁

更多專題

更多新聞

更多影音

更多點播

更多時漫

中國藝術家協會《新網》 電子郵件:news@newnet.tw
版權所有 1998-2018新網© 本站網頁各鏈結標題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