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 of GH site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2屆董事會今日成立
提3願景6營運目標 期以"劇場驅動"臺灣表演藝術能量

記者:麻念台 時間:2018/4/2 下午 04:58:50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2屆董事會今天正式成立,並舉行第1次正式會議,連任董事長朱宗慶報告未來國表藝願景與營運目標,會中選出監事楊其文為常任監事,及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台北兩廳院、台中國家歌劇院新任藝術總監,分別由劉怡汝、邱瑗擔任。

文化部長鄭麗君期盼國表藝中心帶動臺灣北、中、南區域整體文化發展,讓各地民眾都能看到最精彩的表演,落實文化平權,並將臺灣表演藝術能量帶向國際。(歸鴻亭攝影)
 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期盼國表藝中心帶動臺灣北、中、南區域整體文化發展,讓各地民眾都能看到最精彩的表演,落實文化平權,同時並讓臺灣的表演團隊登上最好的舞臺,將臺灣表演藝術能量帶向國際。

 鄭麗君強調,第2屆董事會涵蓋表演藝術界、文化教育界、企業界、法律界、財會界等各方專才,相信未來將能借重董監事們不同的專業背景,從各面向分享經驗、提供3館1團專業團隊參考,並引進社會各界資源,從旁支持、協助3館1團專業發展,帶領國表藝中心邁向新的發展方向與願景,以持續擴大臺灣表演藝術的能量,展現臺灣多元豐富的文化,再創表演藝術的新時代。文化部會全力支持國表藝預算。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朱宗慶報告未來國表藝願景與6大營運目標。(歸鴻亭攝影)
 朱宗慶指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自103年4月成立以來,致力於落實「一法人多館所」資源整合分享,今早第1次董事會議各館團針對國表藝中心業務現況及發展願景進行報告,他也希望臺灣表演藝術相關資源能有更進一步整合與開拓,以打造國際一流劇場、全民共享文化園區為願景,讓各場館真正成為藝術工作者的「家」,透過3館1團積極朝向強化平台效應、主動投資表演團隊、培植專業人才、連結在地政府及表演團隊、拓展國際網絡、提升文化近用等方向努力,創造一個正向循環的表演藝術創作、展演與觀賞環境。

朱宗慶感謝文化部支持國表藝預算。(歸鴻亭攝影)
 對國表藝接著的4年,朱宗慶說明,該中心作為政府的中介機構,未來在文化部「劇場驅動」政策脈絡下,將以3館1團的各項軟硬體資源,作為推進表演藝術進階發展的另一個「引擎」,讓3場館成為鼓勵團隊與藝術家全力開創與實現夢想的場域,並透過國際網絡的連結、開拓與深化,促成更多優質國人作品產製,為社會大眾打開創新視野,並為臺灣表演團隊撐開在國際舞台展現的機會。

 而國表藝中心是我國第一個「一法人多館所」的行政法人,其運作經驗,不僅是臺灣表演藝術發展的關鍵里程碑,對於行政法人制度的實踐亦相當重要。由於監督單位文化部充分認同、大力支持「落實藝術專業治理」的理念,文化部、中介機構國表藝中心與所轄各館團之間,各有不同的職責,若能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將可發揮「1+1+1>3」之效益。

 在未來願景方面,朱宗慶希望將國表藝打造成為國際一流劇場、全民共享文化園區、藝術工作者的家。

朱宗慶說明國表藝接著的4年會在文化部「劇場驅動」政策脈絡下,將以3館1團的各項軟硬體資源,作為推進表演藝術進階發展的另一個「引擎」。(歸鴻亭攝影)
 他說,今年10月衛武營開幕後,臺灣北、中、南的3座國家級專業劇場將會到位。專業場館愈多,與民眾之間的距離應該更近,對藝術工作者的助益也應該更多。期許國表藝中心所轄館團成為國際一流劇場、全民共享的文化園區,並再次界定場館與表演團隊、藝術工作者之間的關係,作為藝術工作者的家,而將彼此視同家人一般對待,能帶著同理心,從對方的需求、角度去做專業設想,共同努力、相互支援、一起解決問題。此為國表藝中心最重要的願景,發展方針亦由此而來。國表藝中心則將貫徹中介機構的核心價值,落實藝術專業治理精神,並持續作為3館1團最大的支持力量與後盾,同時進行適當監督,促進永續發展。

鄭麗君與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2屆董監事。(歸鴻亭攝影)
 在執行方針上,將以「劇場驅動」整合並分享資源,真正造福表演團隊與社會大眾。朱宗慶認為,相較於國際,國表藝中心的資源雖不算多,但放諸國內,卻是表演藝術領域最大的能量集散地。國表藝所轄北、中、南3場館,是政府重要的公共投資,也是帶動藝文發展非常重要的場域。因此,國表藝中心責無旁貸,必須擔負起公共任務,以造福藝文界及社會大眾為使命。因此,透過「劇場驅動」,整合並分享表演藝術發展所需資源、把餅做大,健全藝文生態系,是國表藝中心的主要方針。

 而「劇場驅動」的「整合」與「做大」力道,是希望能透過各種專業機制的建構,將平台所累積的「共有」資源和能量,確實地分享到表演團隊與社會大眾身上,使公共投資的效益最大化,而不是壓縮到「表演團隊驅動」的空間,成為一頭與表演團隊競爭的巨獸。

朱宗慶對未來4年任期的願景、營運目標與重點策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國表藝中心是帶動臺灣表演藝術發展的領頭羊,3場館亦須扮演「火車頭」的角色,並加速發揮成效,才能有助於表演藝術生態系之健全。朱宗慶並揭櫫6大營運目標,強化場館主動擴大挹注藝術創作生成與演出、竭力服務社會大眾,以及整合優化相關配套機制和措施,是國表藝核心思維。未來,國表藝將以「強化平台效應」、「主動投資團隊」、「培植專業人才」、「深化在地連結」、「拓展國際網絡」、「提升文化近用」,作為營運目標,以「橫向連結、縱向深化」,增進成效,並帶動臺灣各區域整體文化發展。6大營運目標包括:

  1. 強化平台效應:橫向與縱向整合,使資源發揮最大效益;以國表藝中心做為「平台」,橫向強化3館1團之間的實質合作,在考量各場館差異性並維持自主性的情況下,落實資源整合與共享原則,形成相互支援的「共好」意識,落實「一法人多館所」的成立目的。縱向則透過三場館與表演團隊、政府單位、社會各界之間的連結合作,發揮資訊共享、資源整合、支援調度、媒合中介、育成創新等功能,共同努力讓表演藝術成為臺灣文化軟實力躍升世界的一股堅實力量。
  2. 主動投資團隊:形成支持體系、為各發展階段團隊提供協助;近年來,由於大環境的劇烈變動,表演藝術團隊的經營備受挑戰,衝擊生態發展。在「劇場驅動」的方針下,國表藝中心3場館將秉持「投資」的概念,化被動為主動,透過「完全由場館自資製作主辦」、「與其它單位合辦」、「提供場地」、「預留檔期」等合作機制,建立給予表演團隊的支持體系,提供各發展階段所需的關心和協助,並以更具同理心的服務視角,陪伴表演團隊共同成長。此外,無論主辦或外租節目,觀眾都是最終的服務與受益標的。因此,場館對於表演團隊所提供的相關服務須更為體貼、細緻,秉持一視同仁的態度,善待每一位進到劇場的藝術工作者,使其能更專注於藝術創作與演出工作,也讓節目製作能有更多提升品質的奧援。
  3. 培植專業人才:成為人才匯聚基地、刺激人才的流動與培植;國表藝中心北、中、南3場館,具有強大磁吸效應,可以作為劇場相關優秀人才匯聚基地,吸引更多藝術創作、節目企劃、舞台技術、觀眾服務、行銷宣傳、教育推廣、營建工務等各方面專業人才的投入,共同致力於臺灣表演藝術發展。3個場館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將能刺激表演藝術專業人才的流動與成長。此外,有鑒於國內外環境趨勢,國表藝中心期待所轄場館,加速劇場經營與管理者的育成,透過工作職責的實務累積,以及資深工作者的經驗傳承,全面培養年輕人才梯隊,期使各場館在劇烈變動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優勢。
  4. 深化在地連結:與地方政府與在地團隊攜手合作、厚植在地藝文特色;3場館與在地民眾的接觸最為親近且直接,而地方政府及相關單位因已長久耕耘,了解在地環境與民眾需求,是各場館從事藝文推廣,拉近民眾距離的重要管道。由於客觀環境之差異,例如在地特色、觀眾群輪廓、消費型態不同等因素,各地表演藝術發展形成不同脈絡,故其藝文環境與生態活絡計畫亦需因地制宜。因此,將進一步強化跨政府、跨組織之間的緊密互動、相互激盪、彼此連結。同時,在地團隊扶植亦甚為重要,將積極引導潛力團隊走向專業化或進階發展,以厚植在地藝文特色。
  5. 拓展國際網絡:秉持互惠原則、有計畫地將更多的表演團隊推向國際;作為國家的文化藝術櫥窗,國表藝中心3場館除了引介國外頂尖製作來台,同時也應秉持「有來有往」的互惠原則,透過場館結合政府資源,連結專業脈絡與國際關係,有計畫地將更多國內團隊推向國際舞台。期盼藉由3場館之間深厚的合作默契,以及國際脈絡的擴大連結,發揮國際網絡串聯的最大效益,打造「臺灣新亮點」,促成國際一流的表演團隊來台演出,開闊臺灣視野、強化國際連結,同時也將臺灣的表演團隊帶向國際舞台,與世界分享臺灣多元、豐富的創新活力。
  6. 提升文化近用:加深社會各界參與、成為在地民眾親近藝術的所在;這是一個「美力」的時代,文化藝術的創新不再只侷限在藝術創作本身,而會滲透至教育、觀光、外交、經濟等各領域,為農業、傳統產業、科技業、服務業等各產業所用,成為各國發展創新競爭力的重要元素。期能發揮「一法人多館所」整合資源、內外連結之綜效,提供社會各界參與各場館發展的機會,使北、中、南各地民眾都能擁有欣賞優質展演的機會,提升在地觀眾的文化近用。一方面成為民眾生活中親近藝術的所在,同時也為各行各業與民眾生活的質地帶來加值,以專業為社會注入溫暖的能量。
 為達到這些目標,朱宗慶採用下列4個重點策略:

  1. 從資源、服務、彈性等各方面,盡可能協助所有演出者;臺灣的表演團隊和演出者,若能夠在較無後顧之憂的環境中,專注投入演出創作與製作,推出優質精彩的作品,是臺灣表演藝術在全球化激烈的競爭中維持優勢,不致遭到邊陲化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國表藝中心所轄三個國家級場館,為政府重要的公共投資,擁有相對充沛的發展資源,應善加運用,藉由整合分享,使資源的投注發揮最大效益。秉持主動擴大投資之精神,場館可透過各式各樣的合作機制,盡可能從資源、服務、彈性等各方面,讓每個在劇場從事演出的藝術家和工作團隊,都能在此一支持體系中,獲得最適切的協助與貼心的服務。國表藝中心將會持續監督,期使各場館具體落實此一重要方針。
  2. 加速劇場經營與管理者的育成,全面培養年輕人才梯隊;從臺中國家歌劇院成立後所帶動的磁吸效應,可以想見今年10月衛武營成立後,劇場經營與管理的專業人才需求,將會同步增加。人才在不同地區的流動與成長,也將更為常見。藝術行政工作必須透過實務經驗和時間的累積,才有辦法逐步到位,因此,國表藝中心也期待各場館總監所帶領的營運團隊,能加速育成相關專業人員,使年輕人才梯隊有更多接受歷練的機會,為未來的發展提前做足準備。
  3. 加速票務系統全面升級,協助表演團隊發展、促進藝文參與;兩廳院售票系統,以表演藝術展演活動為主要服務標的,目前網路會員數達110萬人之多,所累積的展演行銷模式相當豐富,現已推出「顧客旅程服務APP」,進一步整合各項服務功能,並串連5大藝文產業領域推出「阿特銀行」,以科技儲幣機制,鼓勵小學生與一般民眾參與藝文活動。未來將透過國表藝中心3場館共同投資、開發,加速「售票系統」功能全面升級,為觀眾與表演團隊提供更便利的服務。同時,將各類來源之資料進行整合及大數據分析,轉化、分享給表演團隊,期能有助於表演團隊在進行CRM與行銷策略的相關運用。此外,也將透過異業合作,多元開發表演藝術觀眾,讓售票系統成為民眾獲取節目資訊、藝術養分,以及表演團隊研擬營運發展策略的重要來源。
  4. 建構表演藝術智庫,促進經驗、資訊、知識的轉化運用;國表藝中心的3座劇場,其營運範疇及實戰經驗,不僅具獨特性且涵蓋領域最為完整,應被轉換為專業知識,進行累積、整合、分享和運用。國表藝中心將以各館團經營、環境與產業變化、國外劇場政策為標的,會同產官學專業人才,善用民間專業能量,推動專業智庫、發布成果,以供政府政策研擬、藝文場館及表演團隊營運之參考。
 最後,朱宗慶再次聲明,秉持過往一貫的原則,其所創立的打擊樂團,於其擔任董事長任内,將不接受中心所轄3館1團的演出邀約或合作洽談;未來打擊樂團於北、中、南3地的公演,將自行向場館租借場地,且以不超過過往規模為原則,並將依相關規定報請董事會同意。

 相關新聞可至本網「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2屆董監事名單出爐」報導、「劉怡汝邱瑗 將任台北兩廳院台中歌劇院藝術總監」專題瞭解。

Join Line Share to Line

回到首頁

更多專題

更多新聞

更多影音

更多點播

更多時漫

中國藝術家協會《新網》 電子郵件:news@newnet.tw
版權所有 1998-2018新網© 本站網頁各鏈結標題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