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 of GH site

學生宿舍不足 校外租屋安全及經濟存在疑慮

記者:徐容儀 時間:2018/10/24 下午 05:53:50
 歷經4個月,文化大學大群館爭議未熄,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文化大學野青社、國立臺北大學學生議會、東吳大學城中跳馬社等學生團體與社會住宅推動聯盟、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等各校學生團體今日上午赴教育部抗議,批教部遲遲未端出後續的解決措施,導致沒宿舍住的近400名文大學生必須自行在租屋市場裡尋找新住處,決定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文化大學大群館爭議未熄,學生團體今日上午赴教育部抗議,批教部遲遲未端出後續的解決措施。(歸鴻亭攝影)
 文化大學野青社成員周子翔表示,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文化大學野青社、北醫居住權益小組等團體曾於2018年7月14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文化大學的大群館爭議的背後是台灣長期以來學生宿舍極度缺乏、居住權益受損的問題,表示台灣近20年來各大學顧著增加招生名額,但沒有配套興建使學生足夠居住的宿舍。教育部曾對此稱:「將和大學討論將校內空間或既有校舍興改建為宿舍,或善用大學鄰近閒置的國中小校舍,與地方政府、跨部會研商使用公共住宅或社會住宅,預計1個月提出改善方案。」然而學生團體宣稱,教育部至今仍未有明確解決方案。

學生團體認為學生的居住需求是在台灣當下教育體制中不可避免的問題。(歸鴻亭攝影)
 文化大學前校長吳萬益在大群館事件之時,曾出面做說明,當時提到大群館和美軍宿舍是兩個短期的選項,而長期的考量是以改建大忠館作為宿舍使用。但學生團體指出,文化大學校方至今毫無動作,大忠館的所有權屬於華岡興業基金會,校方應該對這個問題和基金會積極討論,並設法解決問題。而在大群館解約之後,學生僅能參與宿舍抽籤,沒有其他的銜接管道;以及北市府對外提出的北士科專案住宅作為學生宿舍的解決措施,開學後仍未完成評選,學生無法入住。

 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成員李容渝認為,學生的居住需求是在台灣當下教育體制中不可避免的,除了少數已經居住於核心都市的學生外,大部分學生仍依照教育資源的階序選擇升學目標,來到非居住地求學生活,畢業後也大多留在外地工作。

住宿費用是學生因求學而必須負擔的教育支出,學生的居住權應是保障受教權的一環。(歸鴻亭攝影)
 因此,住宿費用是學生因求學而必須負擔的教育支出,學生的居住權應是保障受教權的一環,教育部及各大學理應提供足夠數量的平價學生宿舍供使用。學生團體說明,如果沒有平價宿舍,學生只能在租屋市場中自行選擇,而其中有居住在高價、不安全的環境;或居住在違建房屋中等安危上的風險。

 對此,學生團體提出3點解決方案,包括教育部應設立明確之「宿舍床位數或樓地板面積的最低標準」,限期要求各大專院校滿足標準、教育部應與地方政府積極合作,透過「居住政策工具」,擴大校外承租提供學生可負擔居所,抒解學生宿舍存置不足、教育部應盡到「資訊公開」之義務,讓公眾掌握實際學生居住需求與具體處境。

Join Line Share to Line

回到首頁

更多專題

更多新聞

更多影音

更多點播

更多時漫

中國藝術家協會《新網》 電子郵件:news@newnet.tw
版權所有 1998-2018新網© 本站網頁各鏈結標題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