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 of GH site

探索愛滋病患真實面 "馬密"3度訴說心境與處境

記者:歸鴻亭 時間:2019/2/21 下午 06:52:52
 2019TIFA《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3月1至3日將於國家戲劇院登場,該劇從一場關於「馬密」的紀錄片發表會出發,描寫女子均凡靠著馬密留下的日記,追訪他身邊親友,探究曾收留許多HIV病毒感染者的「甘馬之家」解散的真正原因。

自左至右為《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飾演「馬密」角色的演員竺定誼、四把椅子劇團的藝術總監許哲彬與編劇簡莉穎。(歸鴻亭攝影)
 《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原本是編劇簡莉穎2015年擔任兩廳院駐館藝術家,展開為期兩年田野調查時,於2017年擇定實驗劇場進行《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首演,後來轉往水源劇場加演,今年3度重現,才躍上國家戲劇院大舞台。

 簡莉穎表示,當初創作劇本原擬打造《美國天使》臺灣版,但考量該作品屬於雞尾酒療法出現前的美國,她透過近兩年的田野調查,對象現年約35到40歲,受惠於愛滋病藥物控制而延長生命,所面對不同問題。

 她說,愛滋病患沒有很快死去,卻要面對心理恐懼與掙扎,還有「好病人」與「壞病人」的社會責難,所謂「好」是指「健康過日子」、「減少做愛」、「做愛帶套」,所謂「壞」是指繼續依照自己情慾方式過日子。

簡莉穎(左)透過近兩年的田野調查探究曾收留許多HIV病毒感染者的「甘馬之家」解散的真正原因。(歸鴻亭攝影)
 導演四把椅子劇團的藝術總監許哲彬指出,《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3度搬演,從小劇場轉換到大舞台,劇本9成沒改變,呈現形式卻須調整,畢竟「空間」是劇場的重點,小劇場觀眾與演員距離近,細節容易呈現,演員表現可輕易牽動觀眾,為因應空間大增,全劇因此增加3位演員,增強劇中的「群像感」,而大舞台呈現必須精進,所以舞台、燈光、影像等之間的搭配都必須改變,希望打造全新舞台視覺。

四把椅子劇團的藝術總監許哲彬(左)說明3度搬演,從小劇場轉換到大舞台,劇本9成沒改變,呈現形式卻須調整。(歸鴻亭攝影)
 劇中飾演「馬密」角色的演員竺定誼則表示,他3度飾演這個角色,但自認永遠不懂愛滋病患在想什麼,但不爭的事實是,愛滋病患看待自己有病的心態,彷彿藏著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

竺定誼(右)3度飾演這個角色,但自認永遠不懂愛滋病患在想什麼。(歸鴻亭攝影)
 全劇從一場關於「馬密」的紀錄片發表會開始。女子均凡靠著馬密留下的一本日記,追訪了曾在「馬密」身邊的親友,藉此探究曾經收留過許多HIV感染者的「甘馬之家」解散的真正原因。演出進行在不同時空的跳接之中,透過「馬密」日記中的文字與不同受訪者的陳述,其中影像、對談與獨白交錯對映,試圖映現所謂的真相,也映現了同樣為「人」,那同樣為了活著而掙扎的模樣其實都是近似的。

 由王世緯、王安琪、王肇陽、余佩真、竺定誼、林子恆、林家麒、高若珊、曾歆雁、楊迦恩、廖威迪、廖原慶、鄧名佑主演的這齣作品,將於3月1日至3日上演。

Join Line Share to Line

回到首頁

更多專題

更多新聞

更多影音

更多點播

更多時漫

中國藝術家協會《新網》 電子郵件:news@newnet.tw
版權所有 1998-2018新網© 本站網頁各鏈結標題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