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 of GH site

NSO第3度聯手駐團歐洲音樂家魏德曼合作音樂會

記者:歸鴻亭 時間:2019/5/14 下午 06:12:08
 國家交響樂團(NSO)與歐洲音樂家魏德曼將進行第3度合作,5月17日在國家音樂廳及18日在國家演奏廳演出。17日魏德曼將展現指揮、作曲、單簧管演奏的三重實力;先以莫札特的《單簧管協奏曲》開場,緊接著為魏德曼創作同時也是亞洲首演的《活力洋溢》,最後則以孟德爾頌第3號交響曲《蘇格蘭》作為結尾。18日魏德曼將在國家演奏廳與NSO團員共同演奏室內樂,曲目分別是魏德曼作品《單簧管幻想曲》、《第1號絃樂四重奏》及韋伯《單簧管五重奏》。

歐洲音樂家魏德曼示範演奏單簧管。(歸鴻亭攝影)
 NSO執行長郭玟岑表示,來自德國的魏德曼,是NSO本樂季駐團藝術家,1973年出生慕尼黑,7歲時對單簧管一見鍾情,之後更沉醉於作曲世界,師事里姆(Wolfgang Rihm)、郭貝爾(Heiner Goebbels)等作曲家。在投身作曲和指揮工作上,魏德曼從未放棄獨奏家的角色,3個身分的結合,提供他解析作品的多重視角;2019/20樂季魏德曼將受邀擔任卡內基音樂廳駐廳作曲家,他在音樂中宛如變色龍般輕易變換角色的全方位才能,將在樂季中再次淋漓呈現。

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郭玟岑介紹魏德曼展現指揮、作曲、單簧管演奏的三重實力。(歸鴻亭攝影)
 魏德曼表示,這是第3度與NSO合作,已對台北產生「家」的感覺,從葡萄牙飛行了18小時後,昨天抵達台灣,雖然現實的距離很遠,但內心的距離很親近。這兩場演出,在曲目規劃上具多樣性,他的創作將與莫札特、孟德爾頌作品同時演出,因為總是想要將傳統與當代的音樂元素結合並賦予新意,同時也藉此為當代聲響尋得歷史的脈絡。

 樂團首席李宜錦則指出,第3度與魏德曼合作,充分體會他全方位的音樂才能,既是作曲家,也是指揮與獨奏家,在這幾次合作的經驗中,觀察到魏德曼就像是個聲音的魔法師,勇於跳脫傳統框架,作品中充滿對聲音的想像。

國家交響樂團首席李宜錦與魏德曼有3次合作。(歸鴻亭攝影)
 莫札特《單簧管協奏曲》是莫札特晚年期間獻給好友史達德勒先生,同時也是莫札特唯一一首單簧管作品,依照其完成時間可判斷出與深沉悲傷的《安魂曲》為同期,甚至是同時之作,對比參照聆聽,也更加從《單簧管協奏曲》中體現出莫札特對於人生、世界充滿正面且美善的描繪。長笛、雙簧管、低音管在十八世紀早就是管弦樂團的基本編制,而莫札特開創先例,以中低音域且音色圓潤、渾厚、優雅為特點的單簧管作為發展,勾勒出具有春意盎然、壯闊豁達的意象,最為代表性的為第二樂章開頭,先是單簧管如彩虹般緩緩升起的旋律起頭,加上弦樂的琶音來回,彷彿是被風緩緩拂過的草原,在著名電影《遠離非洲》就被作為配樂的片段選用,帶出非洲遼闊遠大、一目千里的氣勢。

自左至右為郭玟岑、魏德曼與李宜錦。(歸鴻亭攝影)
 魏德曼作品《活力洋溢》發表於2008年,2015年收錄於楊頌斯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專輯中。根據樂譜出版社Schott最新的公開紀錄,《活力洋溢》光是在2020年,即將在世界各地演出19次,其魅力不言可喻。這部作品是魏德曼向貝多芬致敬之作,樂曲在一開始就讓人聽見貝多芬聲響的性格,像是德國指揮家提勒曼(Christian Thielemann)形容貝多芬的「火焰般的、殘暴的」。循著這些「似貝多芬」的聲音,魏德曼「活力洋溢」的路徑就此綿延展開。在十多分鐘樂曲中,魏德曼運用了許多「現代音樂」的演奏技巧,不論是管樂的呼嘯氣聲或碎唸人聲等,全曲細膩又不失奔放,趣味與實驗亦同時兼具。

 下半場的孟德爾頌第3號交響曲《蘇格蘭》,是1829年,20歲的孟德爾頌首度踏上他的英倫之旅,旅途中壯闊的大自然風光讓孟德爾頌印象深刻,造就了兩首重要的作品《芬加爾洞窟》及交響曲《蘇格蘭》。

Join Line Share to Line

回到首頁

更多專題

更多新聞

更多影音

更多點播

更多時漫

中國藝術家協會《新網》 電子郵件:news@newnet.tw
版權所有 1998-2018新網© 本站網頁各鏈結標題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