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 of GH site

Taiwan×Japan臺日交流展 近百位工藝家聯手展出幸福工藝

記者:麻念台 時間:2021/3/17 下午 07:18:19
 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與日本工藝設計協會(Japan Craft Design Association, JCDA)共同辦理的「C-flow・心流-幸福工藝臺日交流展」今(17)日開幕,邀集近百位臺灣及日本的工藝家聯合展出,包括木工藝、陶藝、玻璃、漆器、金工首飾、纖維染織等,於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展出。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說明臺灣與日本工藝發展有段歷史因緣極深。(歸鴻亭攝影)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表示,今年是日本東北311大地震十週年,也是「日台友情年」,特別代表文化部長李永得向參與本次「C-flow.心流-幸福工藝臺日交流展」的工藝家、策展團隊及貴賓表達最誠摯的敬意。

 蕭宗煌指出,臺灣與日本工藝發展有段歷史因緣,從1943年日本民藝運動大師柳宗悅來臺環島考察臺灣生活工藝,並與臺灣工藝振興先驅顏水龍相遇相知,開啟臺灣手工藝產業的年代。臺灣於1954年成立南投縣工藝研究班,1973年改為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直到今日的工藝中心,這期間臺灣與日本工藝界一直有著頻繁的互動與交流,也強調彼此土地脈絡與人民情感的聯結。因此,這次與日本工藝設計協會合作的「幸福工藝臺日交流展」依此脈絡而有四個策展面向,透過工藝的創作與運用,我們可以產生「情感連結」、「土地認同」、「社會參與」與「自我成長」的幸福感。

策展人黃世輝說明工藝家在創作與展示的過程,都像是在傳遞一個幸福的理念。(歸鴻亭攝影)
 他說,從2020年迄今,全球籠罩在疫情的恐懼與不安中,不論是日常生活或出國旅行都受到極大限制,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幸福」的本質。臺灣與日本在工藝發展上有著緊密的聯結與交流,本次臺日工藝家展出作品也本著緊連的脈絡與初心,希望在疫情最艱困的時刻,能帶給人們「幸福」的感受。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代理主任江瑞燐表示,臺灣跟日本在工藝方面的交流相當悠久而且穩定,期許未來能夠繼續保持友好的關係。

陳景林致力於將藍染朝向「工藝藝術化」與「生活產品創意化」方向發展。(歸鴻亭攝影)
 策展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特聘教授黃世輝說明,工藝家在創作與展示的過程,都像是在傳遞一個幸福的理念,透過工藝作品帶給人溫暖的感受。本次參與交流展出的工藝家,有臺灣國寶級的大師,也有新銳的年輕創作者,藉由這次展覽,也讓我們看見了所謂的幸福在不同世代的工藝家手中所呈現出來的風貌,是傳統與創新的交疊,也是技巧與美藝的傳承。

曾郁雯有珠寶詩人的雅號,認為每一件作品都是一趟藝術之旅。(歸鴻亭攝影)
 臺灣部分參展者作品多樣,曾經前往中國雲貴地區進行少數民族的傳統編織與染色田野調查,並創作藍染作品的陳景林,認為生活工藝若能成為藝術工藝,會提升美感與價值,他在南投中興新村成立「天染工坊」,將染織工藝導入時尚設計,朝向「工藝藝術化」與「生活產品創意化」方向發展。

鍾昀芳說明中國「碎碎平安」意義為趨吉避凶與擋災保平安,作品化殘缺為美。(歸鴻亭攝影)
 曾郁雯學的是歷史卻因維家學淵源走向珠寶設計,她認為每一件作品都是一趟藝術之旅,這次參展的作品是《令和三月東風至》碧璽、粉剛玉、粉水晶、緑色石榴石、鑽石玫瑰金墜,令和色是櫻花、梅花、三色堇的顏色,希望大家能感受百花盛開、春風拂面的愉悅時光。

顏妤如因為選修應用美術與刺繡這項工藝創作結下不解之緣。(歸鴻亭攝影)
 畢業自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的鍾昀芳說明,中國「碎碎平安」意義為趨吉避凶與擋災保平安,將碎裂的手機螢幕玻璃以金繕工藝修復,融入平安符設計。展現裂痕紋理的光影美感,化殘缺為美,將現代災難轉為平安的意象。

 將傳統刺繡與當代生活常見複合媒材結合,以創新的現代角度詮釋。 針起針落穿織記憶,將人物與生活的動態樣貌以靜態刺繡交織呈現,讓珍愛、值得紀念的情感停格,並使之融入日常生活中,成為實用性兼具美感、賦予記憶價值與祝賀意涵之刺繡配飾與家飾。顏妤如在輔大因為選修應用美術與刺繡這項工藝創作結下不解之緣,這次展出的作品《圓舞曲》,以絨布、繡線、金屬亮片與珠珠立體組合,頗見巧思。

高境廷的木作兼具實用與美感。。(歸鴻亭攝影)
 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設計系的高境廷是工藝揚星計畫扶植青年工藝家成為新銳青年工藝家,在木業公司負責木造建築、家具、產品等加工,擁有家具木工甲級證照,以木材創作的《浮線–長方盤》簡潔的設計,呈現溫暖的感受。

「C-flow・心流-幸福工藝臺日交流展」大合照。(歸鴻亭攝影)
「C-flow・心流-幸福工藝臺日交流展」自即日起至5月16日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4樓展出。本次工藝交流展覽希望帶給大家幸福的感受,為此刻受到疫情影響的人們更多正面的力量,透過工藝串起幸福的連結。
Join Line Share to Line

回到首頁

更多專題

更多新聞

更多影音

更多點播

更多時漫

中國藝術家協會《新網》 電子郵件:news@newnet.tw
版權所有 1998-2018新網© 本站網頁各鏈結標題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