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 of GH site

保育生物自己來 特生中心推廣社區生態教育推廣站

記者:歸鴻亭 時間:2012/1/10 下午 09:32:18
 台灣的農村有許多豐富的人文以及自然資源,但民眾對農村並不很了解,甚至頗為陌生。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主任湯曉虞說明推廣社區生態教育推廣站成效。(歸鴻亭攝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近年來,除了在野生動植物的調查研究方面有顯著績效外,更在台灣廣大的社區裡默默地進行社區生態教育的播種工作。

 特生中心主任湯曉虞表示,台灣的農村社區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隨著社區意識提昇及地方參與能力之成長,自然資源的經營管理正由政府主導,逐漸轉移到社區成員的合作與共管,社區在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育上佔有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湯曉虞說,台灣農村社區的這些自然資源,若是透過當地居民協助,保護生態的效果會更好,而且很多社區因為居民的積極參與,意外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為落實上述方案與條例的精神,湯曉虞指出,從2000年起,開始在各地社區輔導生態社區營造,並培訓社區生物多樣性調查及解說人員共395人。為了研究如何在社區建立生態教育推廣的可行模式,並提昇社區居民對野生動植物調查保育的能力,進一步自2009年起結合歷年培訓的社區生物調查及解說人員成立「社區生態教育推廣站」。

特生中心辦理社區生態調查與教育推廣活動,推廣專員正在研究蕨類生長情形。(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提供)
 他說,2009年的社區生態教育推廣站共設32站,計132人,辦理115項社區生態調查與教育推廣活動。至2010年擴增為34站,計148人,推行保育行動121項。到去年增至36站,計170人,推行具體保育行動130項。合計這三年推動了366項保育行動。

 各推廣站的成員都是自發性且無給職的工作,每一站由1位召集人、1位副召集人及1至4位推廣專員所組成,平常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有各種不同的職業與專業能力,但都接受了特生中心研究人員80小時以上的生態基礎訓練及每年20小時以上的進階訓練,在社區野生動植物之調查、保育及推廣教育上,已具有相當程度的能力,再加上踴躍參與及熱心辦理各項保育行動,堪稱為一種成功的社區居民環境參與行動,也將對永續生態社區的發展有所貢獻。

Join Line Share to Line

回到首頁

更多專題

更多新聞

更多影音

更多點播

更多時漫

中國藝術家協會《新網》 電子郵件:news@newnet.tw
版權所有 1998-2018新網© 本站網頁各鏈結標題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