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 of GH site

下週四世界腎臟日 台灣腎病防治衛教有待加強

記者:歸鴻亭 時間:2009/3/7 上午 10:30:00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的長期追蹤調查」發現,4500多名五十四至六十五歲受訪民眾中,一成受訪者認知自己腎臟有問題,但會定期量血壓的比例僅只有56%,顯示腎病防治衛教仍有待加強。

 3月12號是世界腎臟日,今年的主題是腎臟病患注意維持血壓正常。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表示,高血壓血管壓力升高會造成腎臟無法有效過濾身體的廢物,影響腎臟功能,進而導致慢性腎臟病或是病情惡化,而慢性腎臟病也會反饋造成血壓上升。呼籲中老年民眾應該養成定期量血壓的保健習慣。

 國健局表示,血壓控制是預防腎臟病的重要工作,主要因為高血壓會造成全身血管的管壁壓力升高,造成腎臟無法有效過濾身體的廢物,進而影響腎臟功能,導致發生慢性腎臟病與病情惡化,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腎臟病也會造成身體的血壓上升,兩者相互影響。

 該局強調,腎臟如果出現異常,早期最常出現「泡、水、高、貧、倦」,也就是小便起泡泡、皮膚水腫、高血壓、貧血及容易疲倦等症狀,若發現有這些現象,就應儘速就醫。

 尿液檢查是早期發現腎臟問題最簡便、快速的方法,包括潛血、尿蛋白、尿糖、PH值,一旦檢驗蛋白尿呈陽性反應,會再進一步要求病人收集24小時的尿液,計算由尿液流失的蛋白質,以了解究竟是腎絲球還是腎小管受損,以便治療。

 除了驗尿外,還有經由抽血所做的腎功能檢查,檢查尿素氮(BUN)、肌酐酸(Creatinine Cr)和肌酐酸廓清率(Creatinine Clearance),來瞭解腎臟的基本功能。

 有些民眾在接受身體健康檢查時,往往會檢出「尿蛋白」,這有可能是出現急、慢性腎炎的徵兆,另外,長期濫用成藥,最後可能導致雙側萎縮、必須終身洗腎,醫師提醒,慢性腎病初期常無明顯症狀,民眾腎功能應定期檢測。

 腎臟主要的功能是排泄體內的代謝廢物,每個腎臟由100萬個腎元所組成,每個腎元包括了腎小球和腎小管,由腎絲球體加上鮑氏囊所組成,腎小球過濾血液中物質,腎小管主要是尿液產生的地方,協力清除體內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如尿酸、肌酸酐等。

 配合世界腎臟日,國民健康局和台灣腎臟醫學會將在3月8號舉辦愛腎護腎園遊會,地點包括彰化八卦山九龍池、台北市二二八公園、新竹市安慎診所、嘉義市文化中心廣場、台南市生活美學館、高雄市漢神巨蛋購物廣場、以及花蓮美崙山忠烈祠等同步舉行。

Join Line Share to Line

回到首頁

更多專題

更多新聞

更多影音

更多點播

更多時漫

中國藝術家協會《新網》 電子郵件:news@newnet.tw
版權所有 1998-2018新網© 本站網頁各鏈結標題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