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 of GH site

2018臺北濕地中心與保護區國際交流會今落幕

記者:歸鴻亭 時間:2018/10/28 下午 08:05:01
 由臺北市動物保護處與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共同主辦之「 2018第二屆臺北濕地中心與保護區國際交流會」今日落幕。上午的會議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China盧思騁總幹事及《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作者約翰‧馬敬能博士,分享濕地鳥類保護行動及東亞鳥類現況;下午的會議則則分為兩大主題,「社區環境教育推動案例分享」及「生態保育與地方創生案例分享」,邀請到許多該領域專家為我們分享寶貴經驗,讓來參加交流會的聽眾,都能帶著滿滿的收穫賦歸。

「 2018第二屆臺北濕地中心與保護區國際交流會」現場。(台北市野鳥學會提供)
 成立逾半世紀的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為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組織之一,活躍於100多個國家,為環境保育工作貢獻莫大心力,自1996年於北京設立辦事處起,即致力於濱海濕地的環境保護,擁有東亞澳大利亞遷移線最長海岸的中國,每年都有上千萬隻的鳥由此經過,其濕地保育的重要性不言可喻,然而隨著快速發展,中國在五十年間喪失了近四成的海岸線,整個亞洲有61%的水鳥種類,族群量持續下降,WWF China的盧思騁總幹事,分享基金會對於此一現況所做的努力,透過3大策略─濕地評估、保育行動、區域網絡等方式,為每一塊生病的濕地,對症下藥。

 《中國鳥類野外手冊》的作者約翰‧馬敬能博士,在短短一小時的演講之內分析東亞的鳥類保育狀況,包含霧網的使用、開發、棲地喪失、污染、填海造陸與風力發電廠等,都是東亞鳥類族群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僅稀有的鳥類更加珍稀,連過去某些常見的鳥類也變得稀有。馬敬能博士表示近年中國開始積極保育境內的濕地,同時控制濕地的污染、狩獵與造陸,對於某些珍稀物種如唐秋沙、青頭潛鴨也有積極的保育作為。馬敬能博士同時分析各種大小型鳥類如鶴類、隼類、兀鷲、雉雞、鴇、特有種的狀況以及保育策略,提醒氣候變遷將會影響到高海拔的物種與讓海平面上升,除了會毀壞濱海濕地之外,還會淹沒中國東方濱海的城市。馬敬能博士最後建議要進行更多的鳥類調查、共享鳥類資料、與國際串連監測遷徙鳥類,及減少霧網的使用,才能更積極保育東亞的各種鳥類。

來自沖繩的教育實踐者鹿谷麻夕分享心得。(台北市野鳥學會提供)
 自2011年環境教育法實施以來,環境教育在臺灣逐漸根植於群眾之間。在「社區環境教育推動案例分享」主題,首先為我們分享的是來自沖繩鹿谷自然案內的鹿谷夫婦,在人與自然斷裂的當代,用海洋生態教育的形式,教導生物的專業知識,也重新找回孩子與海洋的情感連結。在沖繩浦添市的龜瀨,此處有海草床與珊瑚礁共存的特殊生態地景,鹿谷夫婦運用生動趣味的實體教案與教材,搭配獨木舟、潮間帶觀察等體驗教育,帶領孩子觀察當地豐富的生態,並與當地自治會居民一同對抗爭當地填海造陸工程,希望能守護這塊富饒的里濱之地。深圳灣位於候鳥的遷移線上,重要的黑面琵鷺、黑尾鷸、大濱鷸及青頭潛鴨等,深圳紅樹林基金會的的公眾教育副總監滕云說到,在30年間經歷過4次大規模填海。最寬處海岸線南移2.5公里,深圳灣海域面積減少4分之1,福田成為了深圳灣僅存的紅樹林基地,在基金會的努力下,他們不但讓在地的紅樹林成為種源復育地,更致力推廣公眾教育,透過科普展覽、生態講座、自然導覽、戲劇策展等方式,讓大批民眾參與紅樹林棲地的保育,此外,他們也努力與在地學校聯繫,讓接觸的群眾從旁觀者、志願者,最終成為推動者。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的許絲婷組長,介紹社子生活秘境,透過社子居民家中的飲食連結個人的生命故事、用滋味談關渡自然藝術季的主題─共生,從簡單的家庭料理中,了解每道菜背後的故事,明白文化、風土到自然生態與當地人的關係,探索共生在社子島的含意。

WWF China總幹事盧思騁分享保護策略。(台北市野鳥學會提供)
 里山,是近年最為人所知的保育議題,各政府部門無不全力推廣,而里山最重要的精神,不僅是要能保護自然環境,更兼能讓在地民眾的產業持續進行,從而創造人與自然環境的雙贏局面,在「生態保育與地方創生案例分享」這個主題,匯集許多里山的經典案例。臺灣藍鵲茶的創辦人黃柏鈞,透過契作無毒茶園的方式,保護翡翠水庫上游的集水區,並以美麗的臺灣特有種長尾山娘─臺灣藍鵲,賦予茶園新的契機。畢業於國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的林哲安,是道地的宜蘭囡仔,隨著雪隧的開通,親眼目睹宜蘭農地的快速變化,由整片一望無際的水田,一步步被農舍大軍給淹沒,讓從小就喜歡鳥類的他,感觸良多,因此畢業後他決定回鄉,放下書本拿起鋤頭,用自己的力量守護著養育自己的土地,汗水不但喚回了水鳥,也感動許多在地老農一起響應。若要在苑裡的淺山間尋找「里山」,那「裡山塾」一定是最佳答案,觀樹教育基金會於2011年,將苑裡的一座廢棄天主堂,轉化為實現里山願景的基地,基金會的江進富主任,分享一系列的過程,透過持續推動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生產讓消費者跟大自然都安心的產品,而消費者的力量,帶動「裡山塾」周邊的田地復耕,發展友善環境產業,讓在地社區恢復活力,協助實現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里山願景。
Join Line Share to Line

回到首頁

更多專題

更多新聞

更多影音

更多點播

更多時漫

中國藝術家協會《新網》 電子郵件:news@newnet.tw
版權所有 1998-2018新網© 本站網頁各鏈結標題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