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 of GH site

從紐約少年的監獄故事出發
鬼丘鬼鏟以"VX"探討當代都市暴力

記者:歸鴻亭 時間:2019/9/3 下午 06:04:05
 臺灣團隊鬼丘鬼鏟與加拿大燈光設計師利安.摩根(Liam Morgan)、長居泰國的日籍聲音音樂家清水宏一合作,於2019 臺北藝術節帶來包含展覽及演出的跨領域作品《VX》,以紐約為例,引領觀眾感受、關注都市生活存在的惡行與暴力。《VX》於北投鳳甲美術館呈現,免費展覽從8月27日至9月8日;售票演出於9月6日至9月8日,共3場次。

《VX》於北投鳳甲美術館呈現探討當代都市暴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曾獲台新視覺藝術獎的鬼丘鬼鏟,2009年在臺北成立,擅長以情境建構為手段,進行現場藝術創作,主要創作者為李奧森(Val Lee)與陳必綺(Hikky Chen)。李奧森畢業於紐約州立大學,主修錄像藝術,副修社會學,長期關注監獄、少年監禁和司法等議題。她表示,近年在紐約駐村時,曾在網站上聽見監獄中少年描述獄中情況的錄音,促使開始進行一連串研究,也成為創作《VX》的動機。

 《VX》從監獄少年為開端,擴大關注當代社會中大規模無差別殺人事件、日本東京地鐵沙林毒氣攻擊案、各種日常生活隨機攻擊事件等。李奧森表示,現代的武器越來越輕便,一人就能容易的操作,《VX》名稱就是來自神經毒劑「VX」,此毒劑在敘利亞、葉門、以色列等地的戰爭被使用,也曾在北韓領導人兄長金正男被暗殺時提及。用毒劑命名,是希望藉此提醒觀眾,看似很小的暴力形式也能造成極大規模的傷害,「要用一個很小的單位,去看一個很大的事情。」

 在發展《VX》的過程中,李奧森認識曾於16至19歲期間入獄、現年22歲的美國青少年愛倫.湯普森(Aaron Thompson),並以愛倫的真實人生為創作基礎。李奧森與愛倫合作,每週在咖啡館見面訪問,不用錄音,而是讓愛倫以書寫的方式,紀錄監獄中的親身經歷。李奧森指出,她反覆想像「愛倫的感覺是什麼,在監獄中,身體的感覺又是什麼?」因為深入的去了解,所以那段時間自己的心理狀況也連帶受影響,變的很沉重。

 李奧森表示,先將愛倫的文字自述轉化成一個行動草稿,使用不同的動作建立敘事,接著邀請兩位非裔男性表演者塔吉.哈里森(Tajee Harrison) 和文森.佛列利(Vinson Fraley)依照草稿指示,完成指定的動作與任務,過程則以錄影方式記錄,再從記錄中組成影像。最後,選擇幾段文字,讓愛倫錄下來,愛倫也因此成為《VX》的口述文本角色。

 《VX》的影像在曼哈頓一家飯店的房間中拍攝,影像除了有愛倫的聲音,更將看見兩位非裔男性表演者的密切互動。他們在行動腳本所寫的特定時間順序下,呈現各式肢體動作,像是走進浴室盥洗,以無數條毛巾擦乾頭;將吃一半的香蕉放在上;他們一起在彈簧床上,猛烈的彈跳等。透過這些動作,述說彼此的關係,並體現出愛倫在獄中的情境與氛圍。

 在拍攝之前,除了李奧森曾和兩位表演者各自說明創作的起緣和目標之外,兩位不曾見面,也不曾排練。表演者文森表示,和一個完全陌生的人相遇,然後一起完成這些要求,尤其一起打破肢體和情感上的距離,非常有意思。

《VX》名稱就是來自神經毒劑「VX」希望藉此提醒觀眾,看似很小的暴力形式也能造成極大規模的傷害。(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在售票演出場次,除了影像,更有利安.摩根的燈光設計和清水宏一的聲音音樂,以具催眠感的設定,企圖引領參與者的心理狀態,如同走進一個超現實的夢境。李奧森表示,希望透過《VX》,提供一個詮釋空間,觸發觀眾本身就有的「資料庫」,在監獄或暴力的先備知識下,讀出身體的資訊與政治意涵,進而思考其中隱含的當代課題,如性別、種族、犯罪與暴力。
Join Line Share to Line

回到首頁

更多專題

更多新聞

更多影音

更多點播

更多時漫

中國藝術家協會《新網》 電子郵件:news@newnet.tw
版權所有 1998-2018新網© 本站網頁各鏈結標題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