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 of GH site

泰源事件50週年 重探"再叛亂"案真相

記者:歸鴻亭 時間:2020/2/8 下午 05:10:17
 適逢泰源事件50週年,國家人權博物館今(8)日舉辦「獄中『再叛亂』案真相研討會」,邀請政大台史所碩士李禎祥、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人員林傳凱及國史館館長陳儀深,分別針對3件監獄政治犯被指控「再叛亂」的案件:「軍人監獄叛亂案」、「綠島新生訓導處叛亂案」、「泰源事件」,進行初步重建及釐清相關責任,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政治受難者蔡寬裕、蔡焜霖、張常美等人與會出席,現場民眾討論踴躍。

綜合座談自左至右為政治受難者張常美、蔡焜霖、蔡寬裕、人權館館長陳俊宏、國史館館長陳儀深、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人員林傳凱、政大台史所碩士李禎祥。(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表示,在政府全面性高壓統治下,為何還是存在官方所謂獄中「再叛亂」的案件?這意味著即使是獄中依然存有抵抗的可能性,而政治犯的主體性與能動性是如何被展現的,是長年以來白色恐怖研究中重要的問題意識。3位政治受難者前輩蔡寬裕、蔡焜霖、張常美及現場諸多前輩,都曾經歷過當年所謂「再叛亂案」 ; 本次研討會除泰源事件以外,也囊括了綠島再叛亂案與軍監叛亂案,期待藉由研討會來釐清,寄望未來有更多的研究能量能夠投入相關研究,讓白色恐怖中的政治案件能更細緻地呈現在眾人面前。

 政大台史所碩士李禎祥發表〈軍監殘酷物語:16人罹難的言論文字獄〉,指出1953年新店軍人監獄的所謂叛亂組織「新聯會(新民主主義革命同志聯合行動委員會)」疑點重重,認為軍監案實為官方利用不存在的組織,將一群政治犯變成大型叛亂案加以整肅,高達16人死亡的結果,不僅白色恐怖史上鮮見,在所有「獄中叛亂案」中,亦是整肅規模最大、偵審歷時最長的個案。

 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人員林傳凱發表〈在火燒島鍊鋼,直至殞落──重探「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1953-1956)〉則強調,在過去政治犯監獄的討論,往往描述極為高壓,然而其實處處皆有隱隱的抵抗在發生,也存在許多體制的利誘。儘管許多人將責任矛頭指向告密者,林傳凱認為更應當檢討管理單位如何通過人性製造出常態的監控網。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發表〈1970年泰源事件研究 ——台獨政治犯的監獄革命〉,嘗試比對十幾位泰源監獄政治犯的訪談紀錄、以及國防部的相關檔案,試圖更加接近泰源事件的真實樣貌。政治受難蔡寬裕於綜合座談時間,便說明對於官方判決書與泰源事件所見事實之間不同程度落差的思考,並表示解嚴後依然絕口不談泰源事件,正是因為當時社會氛圍,尚未脫離隨時會出事的可能。政治受難者蔡焜霖、張常美則分享作為綠島「再叛亂案」當事者的經歷,許多苦難、淚水與朋友犧牲其中,案件責任應當持續追究。政治受難者蔡焜霖更表示自己在第三中隊被指定為抄寫或傳遞紙條的人,如果當年是第二批被送回去,應該也會被判死刑。

「獄中『再叛亂』案真相研討會」全體合照。(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通過政治檔案及口述歷史的資料比對,及3位受難者分享實際見證的記憶,希望能更清晰地描繪出案件真相完整的輪廓。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亦將於今年5月17日進行綠島「再叛亂」案相關特展,期許通過史料、文物向社會大眾的展示,讓社會能一同反思威權統治時期國家暴力所稱的「再叛亂」政治案件,對當代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歷史的意義。
Join Line Share to Line

回到首頁

更多專題

更多新聞

更多影音

更多點播

更多時漫

中國藝術家協會《新網》 電子郵件:news@newnet.tw
版權所有 1998-2018新網© 本站網頁各鏈結標題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