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現在時間

史博館舉辦"英風百年" 藝文界共祝"楊英風藝術大展"盛大開幕

 「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由國立歷史博物館與楊英風美術館共同主辦,今(24)日假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舉行開幕晚會。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王長華介紹楊英風是臺灣藝術史亮點的最佳見證。(歸鴻亭攝影)
 史博館館長王長華表示,史博館非常榮幸能於藝術大師楊英風百年誕辰前夕,與楊英風美術館共同邀請到蕭瓊瑞教授策畫「英風百年」大展。藉蕭老師的臺灣藝術史脈絡串聯起楊英風與史博館的深厚淵源,梳理臺灣首位公共藝術大師與臺灣首座公共博物館,一同自1950年代起參與了臺灣的藝術發展的歷程。而史博館庭園自半個世紀以前就有幸與楊英風的作品相伴,更是此臺灣藝術史亮點的最佳見證。

「英風百年」總策展人蕭瓊瑞說明,本次展覽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且最完整的楊英風作品展。(歸鴻亭攝影)
 「英風百年」總策展人蕭瓊瑞說明,本次展覽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且最完整的楊英風作品展示,展場匯集200餘件楊英風的代表作品,佐以文獻檔案與歷史原件,脈絡性地進行藝術大師楊英風畢生創作精華的主題回顧。展品中最重要的楊英風曾在1970年為大阪萬國博覽會創製的「鳳凰來儀」,認為應該永久置於現在的中正紀念堂。

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釋寬謙法師致詞。(歸鴻亭攝影)
 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釋寬謙法師指出,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特別於今晚首度釋出《我父英風》精華版預告片。紀錄片耗時8年拍攝,期待能帶領觀眾於參觀展覽前,認識父親引領著臺灣無數後輩,一生勇於嘗試與創新的理念。

楊英風最重要的作品「鳳凰來儀」。(歸鴻亭攝影)
 楊英風生前藝術創作生涯超過一甲子,作品領域橫跨傳統與現代,包含水彩、油畫、水墨、版畫、漫畫、插畫、設計、石雕、木雕、泥塑、不鏽鋼、景觀規劃、雷射、攝影等。此次大展自楊英風與史博館的緣分出發,以「史博情緣」、「少年英風」、「豐年農村」、「歐洲印象」、「景觀雕塑」及「雷射藝術」等主題,展現其豐富的藝術軌跡與創作成就。

「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展場一隅。(歸鴻亭攝影)
 參與開幕晚會的各界貴賓眾多,包含前文化部長洪孟啟、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館長藍士博、臺南市美術館館長林秋芳、朱銘美術館執行長吳素美、鳳甲美術館館長邱再興、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陳郁秀、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吳欣盈、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吳秋賢、師大美術館館長白適銘教授等貴賓,多位前輩藝術家後代及藝文界朋友,體現著楊英風深及各界的藝術貢獻與影響力。

「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開幕剪綵。(歸鴻亭攝影)
 配合這項大展,史博館特別規劃「南海藝術街區」及楊英風美術館的「宗教藝術」專區,將展示觸角延伸至周邊藝文空間,共同打造南海博物館群之戶外藝術走讀場域,用更全方位方式,展示這位立足臺灣、放眼世界的藝術大師。


麻念台

作者介紹

留言版

留言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