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現在時間

觀劇"人民公敵"帶給台灣觀眾省思如何面對自我不公社會議題

 《人民公敵》由德籍導演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執導,改編自挪威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同名戲劇作品,在台中國家歌劇院演出,這齣具備與觀眾互動,且討論頗為尖銳社會議題仍期望具備理性辯論的作品,最重要的戲劇衝突對比目前台灣充滿政治詭譎對抗、當權者肆無忌憚掩飾諸多明顯弊案卻仍以意識形態掌控部分民心的末世前景象,足以讓某些觀眾思考若是將小鎮水源遭工廠汙染主題改為深入探討缺電但非核化造成電價非漲不可的議題時,歌劇院裡3場觀賞演出的觀眾是否依然可以如此理性探討有待觀察。

挪威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同名戲劇作品改編的《人民公敵》開場前帷幕揭櫫(我就是我)。(歸鴻亭攝影)
 這齣只有7個演員的《人民公敵》演繹易卜生刻劃人性複雜衝突的舞台劇,2012年於亞維儂藝術節首演後在德、法、英、西班牙到此刻台灣共40個國家巡演,此次前來正逢台灣當前紛擾的社會環境下,會帶來什麼省思與啟發亦值得考。在當前全球諸多社會議題下似乎都逃不開政治的滲透,也可以感受到媒體介入的影響,而現在仍可以感受在大多數沉默只願獨善其身群眾之外,極少數願意擔任吹哨者必定會因為揭發既得利益者禁忌的政客或財團而被有計劃圍剿,最終揭發社會不公卻只會成為人民公敵的下場比比皆是,其實不只易卜生眼下的世界,在台灣顯然也並不稀奇。

 《人民公敵》的舞台與燈光其實很簡潔,連換景都只由演員幾秒鐘在所有觀眾眼前將鏡框式舞台移動幾張桌椅就賦予新的場景,甚至後半場將布景塗抹以及與觀眾參與熱烈討論後丟的髒水,將過去傳統劇場美輪美奐輝煌壯麗的舞台印象徹底顛覆,讓台上討論的民主經由挑戰社會是非立場而是否真能捍衛但最終被現實擊潰的必然結果相對比,留給觀劇者不是被劇作家固定創作的結尾而被逼著被動接受卻無法自我思考的現代劇場有了嶄新反面嘗試。

台中國家歌劇院一直希望能帶給觀眾不同於傳統經典但能引進劇場嶄新面貌的作品。(歸鴻亭攝影)
 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一直希望能帶給觀眾不同於傳統經典但能引進劇場嶄新面貌,卻能提供適切完全當代展現人性複雜感受的創作,此劇主角史塔克曼醫生在演講中再三提到的台詞「I AM WHAT I AM」(我就是我),在接著與觀眾互動討論時很容易引起激烈討論,也只有夠水準但不至於意識偏激的觀眾足以以民主態度台上台下對談辯論,顯然台灣社會具備足夠的素質。

《人民公敵》7位演員謝幕。(歸鴻亭攝影)
 從這樣開放性的劇作,每場都因不同觀眾提出完全迥異立場內容而產生多樣的效果,只有能夠接受不同意見的民主世界可以完全接受,聽說此劇在中國演出時就被要求刪除現場互動的段落,並停掉接著的演出,給許多反對對岸者極大批評空間,但反觀社會進程,台灣在蔣式威權時代,其實亦是隨意禁止任何可能反動者的言論,對岸若能在若干年後也達到真正完全不去干涉《人民公敵》的討論橋段,則是這齣戲劇留給這個世界值得反思的議題。


麻念台

作者介紹

留言版

留言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