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現在時間

文化部舉辦重建臺灣音樂史學術研討會 研究回顧臺灣音樂史與發展願景

 文化部委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於今(30)、明兩日在臺灣戲曲中心國際會議廳舉辦「重建臺灣音樂史—臺灣音樂史研究回顧與發展願景」研討會,邀請英國學者克拉克博士(Dr. Nicholas Clark)及德國學者科赫博士(Prof. Dr. Lars-Christian Koch)專題演講,臺灣學者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學系教授陳威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李秀琴、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教授施德玉、國立臺南大學音樂系教授鄭方靖、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教授鄭榮興、作曲家羅芳瑋等與會,研討會發表11篇論文及辦理2場焦點座談會。文化部次長蕭宗煌今出席開幕式,向所有關心臺灣音樂史的與會貴賓致意,為研討會揭開序幕。

自左至右為專題演講主持人陳威仰、論文發表人李秀琴、臺灣音樂館館主任翁誌聰、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濟民、文化部藝術發展司長張書豹、文化部次長蕭宗煌、研討會召集人顏綠芬、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副校長李葭儀、論文發表人施德玉、論文發表主持人鄭方靖及綜合座談與談人沈雕龍合影。(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表示,文化部爭取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納入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支持文化單位蒐羅散落各地的典藏、研究系統性的知識架構,為臺灣藝術書寫歷史。今(109)年雖然發生疫情造成許多活動停擺,但重建臺灣音樂史的工作仍持續進行並開花結果。例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運用獲贈的珍貴臺灣音樂史料,辦理「千里遇知音—德國東亞研究院臺灣音樂文物特展」、「世代之聲-臺灣族群音樂紀實系列」及「臺灣音樂憶像系列—蕭泰然紀念音樂會」等展演,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則錄製臺灣音樂創作及音樂會演出。

 文化部連續3年舉辦重建音樂史研討會並出版論文集,106年「臺灣音樂史的現況與展望」、107年「音樂家的生命史研究和傳記書寫」及108年「臺灣新音樂的歷史見證」,皆獲得各界廣大迴響。今年研討會主題為「臺灣音樂史研究回顧與發展願景」,以四大議題為主軸,包含「臺灣音樂史分期相關議題探討」、「樂種、樂器、作品分類法:臺灣傳統音樂/20世紀流行音樂/作曲家作品分類方式、樂器博物館/資料館的分類系統等」、「他山之石:國外研究可作為臺灣音樂研究參考之相關課題」及「未來展望:建立『臺灣音樂學』的契機」。

研討會第一場活動由英國布瑞頓皮爾斯基金會研究學者克拉克博士進行專題演講《班傑明.布瑞頓的「有用性」》。(文化部提供)
 本次研討會是文化部委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辦理重建臺灣音樂史學術計畫相關活動,學術計畫亦邀請臺北藝術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輔仁大學、臺灣藝術大學、臺南藝術大學等校的專業音樂人才參加計畫。今年在臺中教育大學、中山大學、臺北市中山堂、益品書屋等地舉辦推廣講座,進入社區及教育現場,向大眾分享音樂史的研究成果。學術計畫主持人暨研討會召集人顏綠芬教授指出,近年來在推動臺灣音樂的過程中發現,民眾越來越認同自己的文化,也有興趣更認識「臺灣音樂」,期待透過學術計畫及研討會研究臺灣音樂的豐富內涵,進而看見臺灣音樂的活力與臺灣文化的多元面向。


歸鴻亭

作者介紹

留言版

留言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