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現在時間

2021"科技藝術實驗創新及輔導推動計畫"獲選團隊揭曉

 為培育新興科技藝術創作,連結國際資源及網絡,文化部委託超維度互動辦理「科技藝術實驗創新及輔導推動計畫」,今(110)年以「非日常(New Normal)」為主題徵選實驗創新團隊。

田子平《失重計劃-非日常篇》。(文化部提供)
 獲選的4組團隊,分別以視覺、表演、互動設計、中醫等跨領域呈現,包含張碩尹工作室《孿生廟、默娘髮、與鴻仙人》、田子平《失重計劃-非日常篇》、施懿珊《記憶戰爭》,以及延續去年研究成果的NANONANO《Heterotopia》,預計第4季在空總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展現階段性成果。

張碩尹工作室《孿生廟、默娘髮、與鴻仙人》。(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鼓勵創作者融合在地文化特色、議題及科技等元素,並藉由獎助、輔導及媒合機制,支持科藝創作者將實驗構想發展為作品。本項計畫主持人蔡宏賢表示,科技藝術的發展已非單一科技或藝術可承載,面對人類文明的疫病衝擊,應更全面地思考科技藝術的實驗創作層面。主題「非日常」即是探索疫情造成的日常變化,用科技藝術反思人類文明面對疫病衝擊,要如何適應與發展。

施懿珊《記憶戰爭》。(文化部提供)
 獲選團隊以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詮釋「非日常」,包含民俗文化與中醫、機械暴力與劇場表演、網路社交與數位強權、視覺衝擊與城市樣態等領域。張碩尹工作室《孿生廟、默娘髮、與鴻仙人》從中醫藥籤文化切入,利用「氣味」連結身體、感官、鬼魅與精神世界的裝置展演計畫;田子平《失重計劃-非日常篇》透過實驗表演與撞擊裝置之間的力與美,藉由舞蹈姿態詮釋疫情中的人類狀態,以肢體感官經驗帶入科技經驗;NANONANO《Heterotopia》延續去年發展奈米的材質圖像加工技術,以真實世界的樣本創造出虛幻的微觀地景,並以此與所處的世界展開對話;施懿珊《記憶戰爭》觀察網路社群生態樣貌,透過演算法干擾社交媒體的記憶場景,實驗改變人類記憶方式,試圖對抗國家及數位媒體強權的操控。

NANONANO《Heterotopia》。(文化部提供)
 本計畫除聚焦扶持4 組團隊,亦以「非日常」為主題進行疫情下的科藝探索與交流,引進世界頂尖科技藝術創作者和研究者,希望激盪更多科技藝術想像和對話,回應社會及疫情下的各種樣態。預計邀請日本實驗團體Food Galaxy帶來「人工智慧生產的非日常食譜」系列活動,以臺灣食材烹調出與AI共同創作的食譜,提出因應疫情的日常飲食策略;德國柏林「戰略技術」的共同創辦人Stephanie Hankey的「非日常社交網絡新常態/廿十世代殺人網絡 」,探討社交媒體及網路如何改變人們對資訊的閱讀、認知與反應,進一步破解意見領袖運用的新舊招數;美國動態字體設計師Kiel D. Mutschelknaus講述動態平面設計在疫情蔓延下的社交媒體如何被大量使用;以及利用日常生活常見的家電用品轉換為裝置和演出樂器的日本聲響藝術家和田永等。更多活動內容及報名資訊,歡迎至臉書搜尋@AND.Taiwan或洽超維度互動02-25063990。


歸鴻亭

作者介紹

留言版

留言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