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現在時間

第26屆"臺法文化獎"得主出爐 第27屆徵件啟動

 文化部與法國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共同創設的「臺法文化獎」第26屆得獎者出爐,由資深鋼琴家陳郁秀、德國譯者蔣永學(Thilo DIEFENBACH)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副教授博佳佳(Charlotte POLLET)3人獲獎,其中陳郁秀榮獲「臺法特別貢獻獎」。此外,第27屆「臺法文化獎」即日起開始徵件,受理推薦至112年5月31日止。

第26屆「臺法文化獎」得主陳郁秀。(文化部提供)
 陳郁秀獲有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最高級演奏家文憑(首獎),返臺後擔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推廣法國古典音樂;接任師大藝術學院院長後,更促成視覺藝術與工藝的交流,並推辦創建法語學程。在擔任公職期間,亦持續建立擴展與法國的文化連結,包括與時任的文化部長塔斯卡(Catherine TASCA)和教育部長賈克朗(Jack LANG)簽訂合作協議、邀請法國陽光劇團及法蘭西喜劇院等來臺演出、與法國藝術電視台Arte合作紀錄片等。長期為臺法交流的付出,也使她成為榮獲最多法國榮譽的臺灣人,包括法國國家功績勳章軍官勛位(1996)、榮譽軍團勳章騎士勛位(2008)與藝術及文化勳章軍官勛位(2009)等。

第26屆「臺法文化獎」得主蔣永學。(文化部提供)
 蔣永學為德國科隆大學博士,目前任職於柏林聯邦公職機構,中文造詣深厚,自2009年起開始研究臺灣文學史,翻譯並撰寫大量關於臺灣與臺灣文學的文章,發表於德國東亞文學雜誌(Hefte für Ostasiatische Literatur),之後成為該期刊副編輯。他的第1本書「戒嚴:臺灣文學選集」(2017)涵蓋1949至2016年間問世的30篇小說與散文作品,讓各領域研究者可藉此認識臺灣近代文學;第2本書「白色的思念–鄭烱明詩選」(2019)則是第1本專門介紹臺灣本土派詩人的德文書;近期出版的「天海之間」(Zwischen Himmel und Meer)則同時呈現不同原住民部落的口述傳統,以及客家、閩南及華文的作品,反映臺灣各個時代的多元文化。在普世稱呼蔣永學為漢學家的同時,他卻更驕傲的認定自己是一名「臺學家」。

第26屆「臺法文化獎」得主博佳佳。(文化部提供)
 博佳佳為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科學哲學與科學史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教育博士,在臺灣定居15年,已獲有臺灣籍,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授科學史與科學哲學,並致力於臺灣兒童哲學的發展和推廣。近年來發起一年一度的「哲學週」活動,並成立非營利組織「PhiloZokids」,努力將兒童哲學啟蒙教育轉化為適合臺灣的版本,並藉由工作坊和研討會,以及特別設計指定的教材,對臺灣小學教師進行兒童哲學的培訓。 

 臺法文化獎自1996年起由文化部(前文建會)與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共同辦理,評審會議由臺法雙方逐年輪流於臺北及巴黎召開,本屆由文化部長李永得與甫獲總統府大綬卿雲勳章的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終身秘書皮特(Jean-Robert Pitte)及評審團於臺北共同選出得獎者。

 臺法文化獎於2006年起將徵件範圍擴及為全歐洲,表彰在法國、歐洲及臺灣推動臺、法、歐文化藝術交流具特殊貢獻的機構或人士。文化部期待藉由「臺法文化獎」持續激勵深耕臺法、臺歐文化交流且卓然有成的單位或人士,以促進雙邊更多面向的文化合作與交流。第27屆臺法文化獎即日起收件,相關說明及申請表件請上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網站查詢。


歸鴻亭

作者介紹

留言版

留言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