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現在時間

詩裡述說永續海洋 教育部"第3屆海洋詩創作"頒獎66件獲獎

 為響應推廣愛護海洋、永續海洋的理念,教育部今(5)日於國家圖書館B1多功能展演廳舉辦「第3屆海洋詩創作」頒獎典禮,嘉勉獲獎師生。本屆海洋詩創作徵選以「永續海洋」為主軸,歷經初審、複審及決審3道評選程序,評選出國小組18件、國中組18件、高中組15件、大專組8件及教師組7件,共66件獲獎作品。

教育部鄭英耀部長致詞。(國家圖書館攝影)
 教育部自97年起將海洋教育列為課程綱要重大議題,鼓勵各級學校將海洋教育融入教學,另自104年起將6月8日「世界海洋日」當週訂為「海洋教育週」,並於105年首度辦理海洋詩創作徵選活動,提供學校師生以文藝創作方式參與海洋教育的機會。本屆海洋詩獲獎作品探討議題涵蓋面向多元,獲獎者透過不同角度與多層次的感知,抒發對海洋的情感,除對海洋生物與環境的反思,也融入在地文史傳說,並有許多作品描繪家鄉海洋地景,讓讀者透過詩作即能認識臺灣各地的海洋風情,引發讀者親近海洋世界的興趣。

海教中心主任張正杰講解(國家圖書館攝影)
 舉例來說,國小組特優作品「追尋比目魚」以4種角度書寫比目魚,有歷史的用典、生活中的觀察以及個人感觸,設計用心,意境深切;國中組特優作品「藍色宇宙」以屏東海域為場景,描述漁民與海洋資源相互依存的關係,畫面鮮明具有想像力;高中組特優作品「暴烈與溫柔」抒發對海洋與陸地、海洋與人類等關係的反思,深沉且細膩;大專組特優作品「拾海記:田寮洋淨灘」藉由淨灘活動,勾勒出海洋母親的慈愛與包容;教師組特優作品「風和海的對話」以擬人化呈現風和大海的對話,流露出彼此做為自然元素的豐富特質。本屆海洋詩獲獎作品相當豐富精彩,已置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臺灣海洋教育中心網站「海洋教育週」專區,歡迎上網瀏覽。

「第3屆海洋詩創作」頒獎典禮合照。(國家圖書館攝影)
 為讓更多人認識海洋、喜愛海洋,進而願意親近海洋,並懂得如何利用海洋資源,實踐海洋永續,教育部將持續深化海洋教育,透過發展多元型態推廣活動,創造更豐富、更廣泛的學習機會,落實「知海、親海、愛海」的海洋教育目標。


歸鴻亭

作者介紹

留言版

留言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