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5/15 下午 07:41:47 / 文教活動
515國際家庭教育日也是台灣施行立法20週年家庭職場企業到政府機構共同打造家庭樂學幸福力
教育部今(15)日於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舉辦「打造家庭樂學幸福力–家庭教育法公布20週年回顧與展望論壇」,邀請專家學者、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及相關部會人員出席,共同交流當代社會趨勢下對於家庭教育議題的觀察與建議,並凝聚政策推展共識。
|
教育部長潘文忠認為藉由國際家庭教育日515,也是台灣實施家庭教育法20週年,政府機構、單位、企業、職場跟家庭及專業人士等的友善關聯,好的共同目標,回應家庭成員需求,維護家庭中不不同世代福祉,打造家庭樂學幸福力。(陳昱吟攝影) |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家庭教育法跟很多法不太相同,因法治的社會國家立法通常都是要讓人民有一個規範來依循,也能夠建立一個更穩定的這樣的社會制度,但是家庭教育法,大家檢視相關條文確實在這方面不是那樣的概念,不是在規範人民要怎麼做家庭教育的遵循,這個做不到。在過程當中,我非常認同影片中提到家庭教育不是一個課題,是每一個人生活的每一天,也就是不管從出生在怎樣的家庭或在人生的週期當中走過哪個階段,到最後以什麼腳色去扮演,這些通常都不會是一個政府規範每一個人要依照法治要一步一步怎麼去遵循,這做不到,也不該如此。但是家庭教育法其實所要特別去呈現的是希望政府能夠為家庭教育的每個成員提供更好的支持、支援。甚至能夠當家庭的相關成員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可以找得到能讓他們來諮詢,也可讓他們找到自己人生迷惑當中的一些可能的答案,可能的答案也不是所有經驗都適合在每個人,要不然家庭經營就不是難題,我想每個人都有經歷過,所以在家庭教育法制定,其實教育部也經過很多次修正。
108年這次的修正幅度比較大,原因也考慮到20年來我們所走過的階段,其實在臺灣社會有關這方面也有很多不同的這樣的變遷,那當然也有更多元的社會家庭教育型態需要我們重新再去做調整,但108年是我自己親身經歷這個階段。也從過去在地方政府服務過程當中我覺得家庭教育法在實施過程一定還是要有些我們很重要的非行的據點。這個就是家庭庭中心,是一般我們民眾比較容易去接觸到這樣的一個單獨教育的推動據點。過程中,我們發現接觸到的在家庭中心服務的很多夥伴真的辛苦,人力、資源包含很多挑戰應該給更多的協助,尤其家庭中心也應該在地方政府被重視,被地方首長看到才有機會把這樣的一個服務專業跟量能才能提供給更多家庭,需要來接觸的這些我們的民眾,所以在108年的這些法規修正當中家庭教育中心是一個包含我們非常多學者專家認為是應該要拿來著力,那所需要的人員專業性,以及所需要的經費資源應該要給更大力的來改變。
儘管到今天20年但我相信隨整個社會不斷的演變,我們不管扮演孫子角色,還是阿公、阿嬤的角色或扮演父母親的角色,因人不同而有不同的需要。所以藉由國際家庭教育日515的這一天也剛好是臺灣實施家庭教育法20周年的時間,這麼多關心家庭教育法夥伴跟包含線上夥伴大家一起在為未來的20年我們來共同思考。除政策面外甚至也從友善家庭跟職場之間的關聯,因為那是多數人所面對家庭與職場這之間如何有更好的平衡,當然家庭跟職場跟企業能不能有更好的共同目標,友善的職場也是一個幸福的。我國面臨高齡、少子女化的人口發展趨勢、婚姻與家庭的型態日趨多元,以及工作與家庭平衡等議題,社會各界極為關注家庭在各項挑戰之下,如何持續保有家庭功能,回應家庭成員的需求,維護家庭中不同世代的福祉,希望藉由「打造家庭樂學幸福力–家庭教育法公布20週年回顧與展望論壇」研議合作模式,激發創新作為,提供更適切的家庭教育資源與服務不同需求的家庭。
|
國立師範大學副教授周麗端表示,細數足跡,期待在對家庭教育歷程上透過家庭教育素養,深耕在地台灣,放眼國際。(陳昱吟攝影) |
國立壹灣師範大學副教授周麗端表示,大家都知道細數我們走過的足跡看過去足跡展望未來是我的任務,展望未來是我們一起攜手繼續推動家庭教育讓每個家庭每個人都過得非常幸福快樂,今天是515呼籲了國際家庭日的主題家庭與人口變遷,人口一直在成長,隨然成長速度變慢,但這成長其實對家庭非常多的衝擊,今年主要關注的是人口變遷家庭伴隨的家庭結構改變及高齡化兩主題,也就是說出生率降低,人的壽命延長。
首先要從家庭教育的本質說起,家庭教育是一個預防教育,是希望在問題尚未發生前先預防,有些問題我們可及時讓他改善,但是家庭教育沒法只是以一個專業就達到這樣的目的,家庭教育要跟家庭治療及家庭個案管理(社工跟輔導攜手)。也就說家庭教育在108年修法時已把這精神擺入,希望各家庭都是強韌健康的家庭。家庭教育一期到一點五期是我們責無旁貸,我們攜手2期到3期從家庭治療到家庭個案管理工作,讓每個家庭都可以在期待裡去過我們每天的生活。
家庭治療必需要知道了解過去發生了什麼事(種因於什麼?)現在努力幫助他,未來會更好。家庭教育,現在開始每天的時間點,就是我們好的開始,也希望每個家庭都在自己期望的軌道進行。家庭個案管理,看到問題處理完畢就結束,也就是說,以上這3個專業是攜手的。在這前提下,民國34年推動家庭教育辦法,民國57年有個修正,當時以家庭倫理為推動為核心。民國75到79年當時還沒有家庭教育法,因臺灣經濟起飛,所以很多家長是忙於工作,親子互動就沒太多時間,也沒人引導親子間要如何互動,因此產生了很多的親子衝突,因此我們的依據是加強家庭教育促進社會和諧專案計畫,設立縣市親職教育諮詢中心(75-76年間設立)。民國79年是以個體及家庭發展為主軸的家庭教育工作綱要改名家庭教育服務中心。民國80年擴大加強家庭教育強化親職教育功能計畫。到了民國85年立法院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將強化「家庭教育」列為終身學習社會之基礎主幹。民國87年還是計畫,推展學習型家庭,建立祥和社會。民國88年更名為家庭教育中心。民國91年提家庭教育法草案:著重事先預防,有別其他領域,91年4月1日,行政院函送「家庭教育法」草案,請立法院審議,91年10月18日立法院提案跟4月的內容有不同。民國92年家庭教育法公布實施:增進家人關係與家庭功能之各種教育活動及服務,整個立法足跡。
92年的法有當時的兩性改成性別,到100年加了失親教育(因應921大地震等等諸多因素),102年多元文化,108年家庭教育法在109年施行細則,把家庭教育移到施行細則,我們可以與時俱進,社會變遷如果要修家庭教育的範圍時,就不需動到母法。
108年的家庭教育法全文修訂重點,一是專業人力提升,家庭教育專業及社會工作相關專業人員(111年家庭教育中心工作夥伴的專業人力要達1/2,這是提升專業人力。)二是強化資源整合,整合相關機關、單位與法人團體,三是綿密社會安全網路,社政評估與轉介機制。四是增進家庭教育知能,相關推展家庭教育人員家庭教育研習等。
|
「打造家庭樂學幸福力–家庭教育法公布20週年回顧與展望論壇」現場大合照。(陳昱吟攝影) |
家庭教育法行政縱向攜手(中央縣市鄉鎮),深入每個家庭。橫向協同(中央或縣市–凝聚共識),強化家庭教育與性別平權,促進家庭正向關係。如戶政、衛政(反毒關懷跟支持孩子),及親子互動關係。當然OECD2023年的教育目標,強調素養,所以我們很期待在對家庭教育的歷程上透過家庭教育素養去深耕在地臺灣,放眼國際。
家庭與工作平衡議題由《親子天下》副總編輯蘇岱崙以媒體角度解析「友善家庭與職場現況」作為開場,並邀請臺師大林如萍教授及研揚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楊煥晨分享將家庭教育送到職場的經驗,與現場人員交流去年結合多家企業成立「友善家庭職場企業聯盟」的實務作法。多元型態家庭下的家人關係經營議題則由空大教授唐先梅、輔仁大學副教授潘榮吉、「哇賽!心理學」創辦人蔡宇哲分別主講代間溝通、親密關係與親職角色,引導現場與會人員了解家庭中不同成員的互動需求及模式,進而發展相關家庭教育方案,協助民眾提升家人互動情形。
教育部表示,家庭是組成社會的最小單位,健全的家庭功能有助於形成穩固的社會,期盼藉由本次論壇提升各界對於家庭教育的重視,並連結公私部門攜手推展家庭教育,共同打造樂學家庭、幸福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