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追悼在野抗議 228和平紀念公園裡外兩樣情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4/2/28 下午 08:17:10 / 人權社會
228事件這場「官逼民反」的悲劇,到現在已經67年了,嚴格來說,表面是黨國資本主義政治立場問題,骨子裡則是文化水準落差下引起的衝突,卻直到今天已經民智大開,仍然對立不斷。
 |
228和平紀念公園裡,警力戒備森嚴的紀念碑前,穿著白衣的舞者營造出肅穆追思的場面。(歸鴻亭攝影) |
今天執政當局依然在228和平紀念公園舉辦追悼會,來顯示當政者為過去的錯誤負責的悔意,現場由師大管樂團與楓香舞蹈團肅穆的演出,企圖引領參加的民眾心情平和的接受已經無可挽回的歷史事實,然後默哀、獻花與致辭,行禮如儀,就表達了撫慰受難者及紀念228的意義。
但是,在紀念碑前進行的追悼會,周邊必須築起防線阻隔民眾進入,警力全程戒備;在野的反對黨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發動228遊行,高舉各式旗幟在公園外抗議,更多的警力與蛇籠拒馬重重封鎖;有民眾在防線外高喊「台灣獨立」,很快就被架走。
這樣的對立劇碼年年上演,今年還算是非常平和的各自演完表達訴求,然後散去,比起前幾年有人混進內圍在總統致辭時亮出標語牌、丟臭鞋子鬧場的情況,算是平靜無事的。
 |
228和平紀念公園外,台獨反對勢力高舉旗幟提出他們的訴求。(歸鴻亭攝影) |
而反對陣營年年街頭運動,包括有見地的知識份子、嫉惡如仇的學生,有些活動也混雜不少花一個千元動員來的遊民,成為民主時代的常態遊戲,卻耗費許多社會資源也是事實。
過去跋扈無知的執政者屠殺反對者,不會想到這種暴行幾十年甚至更久都無法平息民怨,更讓當時的鎮壓者留下萬世罵名,年年來場追悼紀念會,藉此機會宣示所有執政者都該深切謙卑、反省,記取教訓、正視歷史,但是從核四公投、苗栗大埔事件等,在在顯示現在的執政者雖然沒有開槍鎮壓,卻是用更技巧與迂迴的模式來積起民怨。
執政黨應該思考,這個時代的老百姓不會如歷史上用揭竿起義來對抗政權,卻要小心普羅大眾手上握著的選票,在接著的2014七合一選舉與2016總統大選裡,用無聲的方式淘汰沒有站在人民這邊的當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