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 Taiwan! 2010年台灣美術雙年展報到!
新網記者黃振文台北特稿
2010/7/21 下午 06:03:50 / 文化藝術
台灣美術雙年展今日公布18位藝術家獲選作品,將於10月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
 |
台灣美術雙年展獲選藝術家黃琬玲(左)與林泰州(右)。(楊毓馨攝影) |
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表示,雙年展的歷史行之有年,最早的雙年展是在義大利威尼斯舉辦,到1980年代不少國家紛紛以城市為主軸,舉辦雙年展活動,替國家和城市形象做了良好的行銷宣傳。為了趕上這股國際潮流,亞洲地區的國家自1995年起也開始辦起雙年展活動,今年國美館舉辦的藝術雙年展,徵集來自各地八百多件美術作品,並進行評選,獲選者作品將在國美館雙年展期間展出。
國美館館長黃才郎說,這次舉辦的雙年展,是對於過去兩年來台灣藝術發展一次總整理和藝術所反映當下的台灣社會,取名為「台灣報到」,希望在點名台灣時,能夠不缺席。
 |
左起張正霖、沈昭良、黃琬玲、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黃才郎、林泰州、施淑萍與王美雲合影。(楊毓馨攝影) |
策展人張正霖進一步說明,此次展覽共有七個面向,分別為「地方突圍」、「新類型視覺藝術空間的聯結與轉進」、「東方媒材的創新」、「架上繪畫的新流向」、「影像的變奏」、「裝置語言的轉化」與「樸素之質」,參與徵件的作品是上屆的三倍多,在取捨上相當困難,希望迴避過度主觀的美學偏見,獲選藝術家不一定是學院派出身,但在創作技巧、觀念表達、藝術語彙方面都有一定的可看性、完整性、創新性,除了公開徵件外,這次也特別邀請旅居海外的藝術家作品參展。
沈昭良的攝影作品《stage》是以台灣傳統的油壓舞台車為主題,想藉此展現台灣庶民文化的樣貌,並反映台灣當下的娛樂產業,他說這一系列的作品構想始至06年,08年進入密集拍攝,在拍攝期間他不放棄純粹的攝影形式,縱使在末端利用一些數位化的技術進行處理,但作品的精神還是來自以傳統攝影媒材拍攝的過程。
黃琬玲的作品是以利用傳統媒材水墨和版畫結合,畫作記錄了年輕世代的語彙、生活片段,作品構思來自敦煌石窟的佛教畫像,她將宗教崇拜延伸至年輕人的消費行為,畫作中的羅漢,就像是一些時尚品牌的領導者。
「2010台灣美術雙年展」將從10月2號起到明年的1月9號,在台中的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有興趣的民眾歡迎屆時前往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