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臺灣戲曲中心" 龍應台盼成為世界傳藝交流重鎮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4/4/23 下午 04:12:32 / 文化藝術
繼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掛牌後,全國第一座戲曲中心即將誕生。文化部長龍應台今日邀請多位戲曲藝術界精英,實際探視位於臺北士林明年下半年即將完工的戲曲藝術表演場館,並正式命名為「臺灣戲曲中心」。
|
全國第一座戲曲中心今日正式命名為「臺灣戲曲中心」。(歸鴻亭攝影) |
龍應台表示,戲曲傳承了民族美學,但也融入創新意念,進入當代生活;臺灣匯聚了傑出的戲曲團隊與表演藝術家,很願意打開大門與全世界交流,並打造華文傳統藝術重鎮。
由於近來文化界瞭解藝文界憂心臺北地區的展演場所不足問題,龍應台特別邀請戲曲界人士包括廖瓊枝、林谷芳、陳錫煌、魏海敏、王海玲、吳興國等實際前往參訪,說明105年將會是表演場館啟用的高峰期,臺灣戲曲中心即是其中之一。
|
臺灣戲曲中心建築設計師姚仁喜(右)向文化部長龍應台(左)說明工程進度。(歸鴻亭攝影) |
龍應台說,傳統絕不代表不當代、不流行、不能成為社會主流,把戲曲這樣深層的民族美學重新帶回當代生活的中心,表現的就是臺灣人的文化自信,因此正式命名為臺灣戲曲中心,而不是引用外國人熟悉的歌劇、劇院字眼,就是文化主體的宣告,該中心也將以漢語拼音TAIWAN XIQU CENTER面向全世界,讓外國人透過認識「戲曲」這個詞彙,進一步了解臺灣傳統藝術與美學。
她指出,臺灣戲曲中心完成後,國光劇團、臺灣國樂團、臺灣音樂館的專業人力將正式進駐,與宜蘭傳統藝術中心、高雄豫劇團成為臺灣的傳統藝術3大支柱,基於傳藝中心在宜蘭經營傳藝園區的成功經驗,傳藝中心再度扛起擦亮傳藝光點的新任務,於臺灣戲曲中心成立管理中心,進行跨域資源整合,啟動臺北的臺灣戲曲中心成為培育創作的引擎;並以宜蘭傳藝園區的經營實績,擴大民間參與,深化傳統藝術與當代生活的結合。位於高雄的臺灣豫劇藝術園區則透過資源共享,培養南部欣賞人口,成為南臺灣戲曲藝術的新熱點。傳承推廣戲曲藝術與民族美學,藍圖布建將更趨完備。
|
龍應台期望臺灣戲曲中心能傳承了民族美學,但也融入創新意念,成為華文傳統藝術重鎮。(歸鴻亭攝影) |
臺灣戲曲中心建築設計師姚仁喜表示,該中心設計構想是從京劇「一桌二椅」概念而來,配置出前後連結且獨立的兩個建築體,不僅可擴大觀眾、演員和樂手互動的表演空間,總面積17,625平方公尺,分別有台灣音樂館、1,055席中型表演廳一座、300席的實驗劇場一座,以及大小不一、符合表演團隊使用的排練場與練習教室;中心預計將於明年8月試營運,105年正式啟用。
傳藝中心主任方芷絮表示,台灣戲曲中心將是「節目製作」的平台,未來將其他傳統表演藝術團體的不同優勢進行整合;除了有傳藝中心在宜蘭經營傳藝園區的成功經驗外,高雄的台灣豫劇藝術園區則會透過資源分享,培養南部觀眾。戲曲中心啟用後,至少65%的場地檔期將提供給民間團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