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大師論壇 邀請2009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開講
新網記者黃振文台北特稿
2010/8/23 下午 06:25:59 / 生態環保
三年前,為了慶祝經濟日報40周年社慶,該社開始舉辦大師論壇,2010年已邁入第四屆,今年邀請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來台演講,提供國內菁英與世界級大師交流的平台,提升台灣經濟的國際視野。
|
左起經濟日報社長楊仁烽、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斯壯博士與國票證券董事長丁予嘉。(黃振文攝影) |
今年邀請到的是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森博士(Dr.Oliver E.Williamson)與歐斯壯博士(Dr.Elinor Ostrom),在6月及8月分別來台。
歐斯壯博士將參與明後兩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2010大師論壇-氣候變遷國際高峰會,並發表兩場演說:「氣候變遷與全球治理」(Climate Change and Global Governance)和「地下水資源管理」(Institutions for Managing Groundwater),分享她對共有財治理的研究心得。
歐斯壯現任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公共及環境事務學教授,在研究方法上非常重視社區的鄉野調查和草根研究,認為研究者唯有深入社區才能真正了解民眾的需求及政策真相;為了深入研究,她的足跡遍佈全世界,包含非洲各個國家。去年,她和威廉森博士以自然資源(共有財)管理及經濟治理(economic governance)分析獲獎,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一位女性得主,也是第一位強調共有財治理的學者。
|
高齡七十七歲的歐斯壯講話仍舊鏗鏘有力。(黃振文攝影) |
上午,馬英九總統接見這位諾貝爾獎得主時表示,歐斯壯博士本身原來是政治學者,非傳統狹義的經濟學家,她提出來的一些理論,在許多地方都獲得證實,讓政治學乃至於經濟學領域當中的思考,得到新的啟發。
經濟日報社長楊仁烽表示,台灣政府對於節能減碳的宣導,雖然持續進行,但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另外台灣人對於公共財的概念非常薄弱,所有天然資源都屬於公共財的一部分,地下水的使用便是一個明顯例子,使用公共財不應抱持隨便的心態,因為付出的成本代價將是由全台灣的人民共同承擔。
歐斯壯說,她長期研究氣候變遷的相關問題,政府機構出面來應對當然好,但是大家不能把責任或行動,全都寄託在政府身上,而應從地方層級開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