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的展覽 2010雙年展市立美術館開展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0/9/7 下午 11:05:56 / 文化藝術
兩年一度的2010台北雙年展今天在台北市立美術館開幕,24組參展藝術家、38件作品,其中20件為委託創作的新作品,不少都帶有強烈的反思和批判精神,甚至沒有確切展名,反思「雙年展」本身的意義。
|
2010台北雙年展記者會都與一般不同的在圓型小劇場裡隨興舉行。(歸鴻亭攝影) |
北美館代館長陳文玲強調,這次的台北雙年展並未企圖以大取勝或積極尋求館外的展點,而是與台北附近已成立的藝術中心連結成「聯動計劃」,尋求與在地的既有藝術生產機制積極對話,在北美館的戶外廣場和淡水捷運站、當代美術館等不同的藝術空間,同時都有作品展出。
今年策展人伊朗籍的提達‧佐赫德(Tirdad Zolghadr)表示,這次雙年展改變以往只讓觀眾進美術館「看」藝術作品的方式,而以「事件」為藝術家創作原點,讓藝術品可與民眾產生互動感,使得「台北雙年展」不再是單一觀看的展覽,而是可以不斷產生事件議題與活動的場域。
|
這些作品與傳統的美術館展品全不同,觀眾必須親自去看。(歸鴻亭攝影) |
另一位策展人林宏璋則指出,展覽已經不像過去讓民眾有距離的觀看,而是一起參與,打破觀眾所熟悉既定的展演方式,讓藝術與生活的關係重新調整,讓展演脫離策展控制,開創出不同的局面。
不論英國藝術家克里斯‧伊文斯(Chris Evans)插於美術館建築頂端的裝置作品《家庭娛樂》,白雙全的流動作品《回家計畫》,克里斯坦‧揚可夫斯基(Christian Jankowski)作品《神秘視頻》,奧莉薇雅‧普德蘭(Olivia Plender)作品《Google辦公室》,沒有任何一個作品是可以用傳統美術觀點來欣賞的。
參展的藝術家中,有6位來自台灣的原創藝術家,包括張允菡、饒加恩、邵樂人、石晉華、王雅慧以及葉偉立,作品類型包含錄音、錄像、概念、表演、行為事件、空間設計等。
其中石晉華為了批判台北市在興建花博場館砍掉許多大樹,在偌大空間擺放40多個巨大玄武岩石頭,每顆石頭就代表著一棵大樹的凋零。邵樂人以舞蹈老師的身分,則於每週日下午於美術館開課招生《騷沙舞課》,營造一個實踐社會交際、文化交流的空間。
而饒加恩作品〈藝術宣言〉錄像,搜集台灣藝術家從1930年代後至今的創作自述,在街道、公園、水果攤、刺青行等不同地點,請非演員或自願者重新朗讀這些自述文字,錄製成影片,反思時代變遷,不同社會族群、環境的變化,不過與目前也正在民間的藝廊展出以劉家昌《中華民國頌》的歌曲找一堆根本不瞭解這曲子的老外一人唱一句錄下來接一接就是藝術的比較,不知是異曲同工還是誰抄襲誰的創意,倒真是值得觀眾反思與批判。
台北雙年展展期從9月7號到11月14號,開放免費入場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