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國際反恐同日" 同盟凱道豎百座墓碑捍衛LGBT權益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4/5/17 下午 03:36:16 / 人權社會

 今天是「國際反恐同日」,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上午開始在凱達格蘭大道豎立100座墓碑,紀念因恐同而死的同志,下午將在國父紀念館有「行行出同志」公開出櫃活動。

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秘書長沈盈君以一封給家長、師長的信,訴說孩子們需要支持的心情,真情流露令人動容。(歸鴻亭攝影)
 由聯合報第三代王安頤發起的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今天上午10時至傍晚6時,在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豎立起100座因恐同而死的國際人士墓碑,王安頤說,每一個墓碑都記載著動人的生命故事;這些墓碑不是「哀悼」,而是「致敬」,因為他們的死亡體現了這個世界的不正義,是對這個世界最嚴正的示威。她希望代表還活在世上的同志,要讓在世的人不要忘記,這100人因世界的醜陋和病態而死,希望今天舉辦的是一場恐同世界的告別式。

 性別不明關懷協會秘書長葉若瑛則以自身經歷訴說在面對社會的壓力,從上廁所、就醫到求職都飽受歧視。葉若瑛說,「台灣法律允許變性,但條件非常嚴苛;我認同女性,卻拿著男性身分證。」他(她)呼籲政府和性別團體協商,盡快消除對跨性別者不平等的規定,否則這裡的墳墓就可能多一座。

自左至右為沈盈君、性別不明關懷協會秘書長葉若瑛、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總召王安頤、律師顧立雄與同盟發言人陳嘉君。(歸鴻亭攝影)
 同盟秘書長沈盈君以一封給家長、師長的信,訴說孩子們需要支持的心情。她聲淚俱下的訴說同志孩子們需要他們父母支持的心情;當孩子因性傾向在學校遇到霸凌向家人傾訴時,換得的卻是斥責、怒罵,更讓孩子深陷深淵,等於將他們推進墳墓。

 同盟發言人陳嘉君表示,墓碑上的姓名很多都是這兩年才過世,代表社會各角落仍有人因性傾向不同,而被歧視、霸凌,繼而走上絕路,同盟在今天豎起這些墓碑,是向這群人致敬,並誓言用行動捍衛LGBT(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與跨性別者英文首字)的權益。

 陳嘉君說,要解決社會歧視,「法律必須先行」現在婚姻平權法案仍躺在立法院,同盟會持續關注,暑假也計畫到國、高中進行人權講座,從教育做起,讓學生認識同志人權價值。同盟也期望可以透過公民記者遊說立法委員,盡快通過院總1150號「同志人權法案」,還給同志長期被剝奪的基本人權。

在凱達格蘭大道豎立100座墓碑,在小提琴與大提琴演奏的《辛德勒名單》樂音中紀念因恐同而死的同志。(歸鴻亭攝影)
 2000年「玫瑰少年」葉永鋕的死亡,讓之後《性別平等教育法》制訂時更注重性傾向、性別特質與認同問題,當時擔任葉永鋕律師的顧立雄表示,群體壓迫會讓個人對自身認同產生懷疑,雖然我國已有《性別平等教育法》,但做得不夠,仍然無法以同理心來互相肯定,還需要繼續努力。

 凱達格蘭大道豎立的象徵性墓碑紀念曾因恐同而死的同性戀、跨性別者,每個墓碑上都印著姓名及QRcode,一掃即可連結到墓碑上姓名的個人故事,墓碑的名字有台灣的邱妙津、朱安婕、游子晴、葉永鋕、胡雅竹、曾靖惠,以及俄羅斯、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同志及跨性別者。

 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今天上午的「從墳墓裡向全世界恐同的心靈示威」活動,可至本網影音新網視「爭取同志人權─從墳墓裡向全世界恐同的心靈示威」觀看。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人權社會
專題:麻念台 日期:2014/5/17 下午 03:36:16
關鍵字:恐同,同盟,凱道,墓碑,LGBT,王安頤,葉若瑛,沈盈君,陳嘉君,葉永鋕,顧立雄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麻念台報導
麻念台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2024臺文基地作家駐村甄選開始
經史子集 2024/4/23 下午 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