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種苗場研發抗病新品種馬鈴薯 產量多抗病力更好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4/6/11 下午 06:32:16 / 產業經濟

 大多數的人都難以抗拒焗烤馬鈴薯、馬鈴薯泥、薯餅、薯條或洋芋片,這些美食的原料就是馬鈴薯。

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場長楊佐琦(左)介紹馬鈴薯新品種「種苗四號」,右為該場品種改良保護課助理研究員張勝智。(歸鴻亭攝影)
 台灣馬鈴薯栽培歷史悠久,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為提高國產馬鈴薯的品質與產量,投入許多心力研究,除早先育成的「種苗2號」克尼伯外,近年來再育成馬鈴薯新品種「種苗4號」,有著高產量、高品質與耐晚疫病(Late blight)等優點。

 種苗改良繁殖場場長楊佐琦表示,新培育出來的「種苗4號」,每分地可產出3,500公斤,比克伯尼的2,500公斤多1,000公斤;且對病毒跟晚疫病都具有高度耐病性,對比克伯尼,可減少用藥量4分之1到3分之1。

 該場品種改良保護課助理研究員張勝智指出,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智利及祕魯高原一帶,在西元1537年的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首先於中南美洲發現印地安人栽培,引至歐洲供作庭園觀賞植物後,因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如澱粉、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C、維生素B1、B2及菸鹼酸等,逐漸成為歐美地區重要的糧食作物,再陸續推展到全球。

 在台灣因為飲食習慣的不同,馬鈴薯較少作為主食,多作為蔬菜食用,依應用範圍又可分為鮮食或加工兩種部分,加工類型多作為洋芋片、薯條與薯餅等零食點心應用,鮮食則多作為生鮮蔬菜,其加工品種的差異在於澱粉含量多與儲藏期間較不會轉變為還原糖。

 不過,張勝智表示,馬鈴薯栽培歷史中碰到的晚疫病,為全球最為著名的病害,又被稱為疫病、馬鈴薯瘟,因發病嚴重會導致莖部乾枯,故又常被台灣農民稱為「黑骨病」。1845至1850年史上最大規模晚疫病的發生,致使愛爾蘭當地糧食產量減少一半以上,更直接造成「愛爾蘭大饑荒」,由發生到結束,總共使該國失去4分之1的人口,因此可說是導致數百萬人死亡或流離失所的最大兇手。

馬鈴薯舊品種克尼伯(右)與新品種「種苗四號」(左)塊莖比較。(歸鴻亭攝影)
 台灣因為氣候關係,只有12至2月適合栽種馬鈴薯,栽植品種以克尼伯為主,80天後可以搶早收,一年2季,但每當天氣又濕又冷時,農夫每3到5天就必須噴灑農藥預防真菌感染成為晚疫病,導致馬鈴薯歉收;而其他時間多是進口美國、紐澳地區馬鈴薯。

 農委會成功研發出耐晚疫病馬鈴薯「種苗4號」,屬於晚生品種,需要120至130天的生長期,因為抗晚疫病也抗病毒,所以染病風險小,可以不必搶收,讓馬鈴薯在農地裡吸取更多營養,外觀呈短卵圓形,比克尼伯馬鈴薯更為碩大。農委會表示,種苗4號可以大幅減低農藥噴灑量,口感又較克尼伯綿密,未來可以往有機農業發展,非常具有鮮食價值。
頻道:數位傳播 分類:產業經濟
專題:歸鴻亭 日期:2014/6/11 下午 06:32:16
關鍵字:種苗場,馬鈴薯,薯條,洋芋片,晚疫病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歸鴻亭報導
歸鴻亭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