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保種27年 稀有台灣黃牛肉結合產銷履歷CAS上市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4/7/9 下午 08:17:16 / 美饌饕餮

 在全球化競爭下,各國紛紛推出在地化的特色牛肉搶占市場。台灣黃牛可說是本土代表,近半世紀卻因沒有經濟效益,幾乎瀕臨絕種。

農委會畜試所所長黃英豪對建立台灣黃牛肉本土牛肉品牌十分樂觀。(歸鴻亭攝影)
 農委會畜試所所長黃英豪表示,早在上個世紀,日本就已經建立起悠久的「和牛」文化,選定4種具有在地血統、特色、歷史的牛種,由中央畜產會頒發「和牛統一標記」,小牛從一出生就有「身分證」,記載出生日期、地點、父母血統,著名的松阪牛、神戶牛、米澤牛就全是在地和牛,讓日本肉牛業即使面臨進口便宜牛肉叩關,仍舊供不應求。

「台灣黃牛」品種,目前畜試所總共有276頭,民間則有154頭。(歸鴻亭攝影)
 黃英豪說,本土溫體牛其實超過8成是荷蘭品種的乳公牛,13%為黃雜牛,其餘3.8%則是水牛,大部份業者號稱的台灣黃牛,是混雜了台灣黃牛和外國品種的黃雜牛。而台灣牛肉市場幾乎淹沒在全球化浪潮,每年從澳洲、美國、紐西蘭等國進口9成以上牛肉,國產牛只佔市場6%。該所經過27年保種,成功保留430隻「台灣黃牛」,去年輔導國產肉品專賣店鋐景公司,推出正港「台灣黃牛」品牌,膽固醇比一般牛肉低,香氣更濃郁,結合產銷履歷、CAS雙認證,希望仿照日本和牛,建立本土牛肉品牌。

「台灣黃牛」品牌,膽固醇比一般牛肉低,香氣更濃郁。(歸鴻亭攝影)
 他指出,黃牛早在17世紀就由中國華南引進台灣,協助農民耕種、搬運,但黃牛體型小,隨著國外大型牛種以及農機引進,不符經濟效益的黃牛逐漸被淘汰,或是與國外品種雜交,純種台灣黃牛的香火岌岌可危。為了搶救台灣黃牛,1987年擬定「建立家畜禽種原庫及種原利用」計劃,在全台到處收購黃牛,安置恆春分所進行研究和繁殖,歸納外型、特徵,固定遺傳基因,培育出遺傳穩定性佳的純種黃牛,2010年依據《畜牧法》登記「台灣黃牛」品種,目前畜試所總共有276頭,民間則有154頭。

 雖然台灣黃牛比較粗放,但因飼養時間長,價格約高出其他國產肉牛3成,鋐景公司總經理楊鎵燡說,台灣目前飼養的水牛、黃雜牛等約14萬頭,一般肉牛只要養1年半到2年,就能長到上市體型600公斤,台灣黃牛必須養2年半到3年,才能達到上市體型550公斤,成本仍偏高,但肉質軟嫩不輸進口貨,未來擴大市場後,應該可以更平價。
頻道:食衣住行 分類:美饌饕餮
專題:歸鴻亭 日期:2014/7/9 下午 08:17:16
關鍵字:黃牛,產銷履歷,CAS,黃英豪,和牛,溫體牛,荷蘭,遺傳基因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歸鴻亭報導
歸鴻亭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