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悠遊藝想" 王德育一次展現出中近期代表作品


新網記者王愛君台北特稿
2014/7/19 下午 08:50:14 / 文化藝術

 台北索卡藝術中心今日起至8月17日展出「悠遊藝想-王德育個展」。王德育是台灣當代藝術史評論者,學術研究之餘亦從事藝術創作。

王德育早期畫作萱草花,就是金針花。(歸鴻亭攝影)
 畫展名為「悠遊藝想」,繪畫雖然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但王德育作品裡,強烈對比的鮮豔色彩,似在表達繪畫中的痛快心情。將藝術最重要的想像,與悠游結合,形成了此次畫展的主題。

 王德育說,雖然一生都在創作,但曾因忙於授課無法分身於繪畫,畫筆也就此擱置將近10年,直到長期在美國肯塔基阿巴拉基山附近教書,便開始到山裏寫生。當時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必須跳脫過往的風格規範,找尋專屬個人特色的創作理念。「我當時的確苦惱,一下筆就感覺這筆是梵谷,那筆是高更。因為前人給予的知識太多了,必然出現限定的框架。」最後,王德育從大自然開始入筆,自然界的奧秘往往能激發藝術家的創作觸角。

中期王德育《天籟》取材自梅爾克修道院的教堂。(歸鴻亭攝影)
 萱草花是早期在美國生活時,最常在院子栽種的花朵,花開花謝之迅速,讓王德育意識到大自然中生生不息的既定規律。萱草花的枝葉構造之複雜,在繪畫上存在一定的難度,素好挑戰的王德育便以此作為入畫題材。他指出,這幅作品是20年前所作,倘若以目前的年紀,或許就無法將枝葉紋路的條理分明呈現於畫,萱草花的美感也無從顯現。

 中期作品則以歐洲宗教建築為主,最初創作並不以歐洲入門,主要是擔心自身能力還無法將歐洲的厚重文化韻味展現於畫中。惟經過歲月的沉澱消化,王德育認為畫風已逐漸成熟,決定大膽嘗試歐式建築的挑戰。作品《天籟》取材自梅爾克修道院的教堂,利用大量色彩體現巴洛克時期的藝術特色,同時藉由管風琴演奏時的律動呈現藝術效果。由於本身偏向緊湊華麗的風格,也讓王德育在繪畫中自然偏好強烈分明的顔色,藉以表達藝術家心中的澎湃情感。

王德育回到臺灣,近年的作品傾向對本土文化的表現。(歸鴻亭攝影)
 回到臺灣以後,對本土文化著手研究,「最後研究結果顯示,一切的文化特質來自宗教。既然如此,我便把臺灣廟宇的裝飾,如剪黏、交趾陶作為我的創作素材。透過這樣的具體形象來表現民間信仰無形的魅力精神。」王德育表示,龍柱是臺灣廟宇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僅以龍柱作為主題,在他看來稍顯單調。因此在畫中加入如風調雨順的特色浮雕,將其營造為仙人下凡的意境。裊裊升天的香灰,則像是與天界的溝通渠道,透過此一層面的描摹,帶出天人合一的想象情懷。

 藝術作品之所以可貴,在於體現藝術家不同時期,對作品所投射的創作情感。從大自然盛開凋零的無常、歐洲的浮誇華麗,再回歸鄉土廟宇的根源,畫風轉變之餘,卻也是另一種「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昇華。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專題:王愛君 日期:2014/7/19 下午 08:50:14
關鍵字:王德育,藝術史,美國,萱草,歐洲,宗教建築,廟宇,交趾陶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王愛君報導
王愛君報導列表
"紀影好秋" 8個秋季影展接力好片看不完
演藝動態 2014/9/13 下午 06:29:36
尤利西斯精神出走 湯皇珍"我去旅行"15年
文化藝術 2014/9/12 下午 05:51:51
越過時光之河 臺灣國樂團30週年辦文物展覽
文化藝術 2014/9/11 下午 09:06:33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臺北時裝週AW24"整裝.待發" 文化奧運鳴槍起跑
服裝飾品 2024/4/15 下午 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