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以遺忘為詩"記得怎麼忘記 阿茲海默症回歸嬰孩時期


新網記者王愛君台北特稿
2014/9/14 下午 10:48:51 / 電影世界

 第9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選片之一的《以遺忘為詩》(First Cousin Once Removed),出自美國著名獨立紀錄片導演艾倫•柏林納(Alan Berliner)之手。故事講述患導演跟拍阿茲海默症的詩人表舅愛德溫•荷尼(Edwin Honig),呈現人們在面臨記憶退化的無可奈何,卻又必須做好心理準備。正如愛德溫在影片中所說,「做好心理準備接受,因為那比你想象中來得更糟糕。」

《以遺忘為詩》獨立紀錄片導演艾倫•柏林納與阿茲海默症的詩人表舅愛德溫•荷尼對談。(國家電影中心提供)
 人的記憶,是一種奇妙的東西。愛德溫曾在一流大學任教的教授、也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授勳的名作家,更翻譯過無數文學作品,同時也是個創作詩人。然而,在記憶退散之後,愛德溫不記得風光的過往,卻能在談吐之間依舊帶有詩人的風範,字裏行間不乏深厚的哲理教誨。

 與記憶退化的老人交談,開場白不是一般的噓寒問暖,而是每天都需要不斷重覆的,得到的答案也許是,也許否。「你記得我嗎?」,簡單的問句,卻不禁讓人思考,如何才能讓一個人深存腦海不褪變?導演艾倫利用一組組的舊照片,半引導愛德溫說出他與相中人的情感關係。這樣的結果,我們看見愛德溫記憶最深處的人,都停留在最遙遠的兒時:祖母、過世的弟弟。愛德溫可以輕易就說出對他們的懷念,這都是他在成年以後鮮少提及的事情。也許從來不曾提起,才真正會是永遠無法遺忘的情感。

 這樣的記憶回顧,這樣的情感追溯,並沒有使得影片流向一般的情感濫觴。導演在影片中的情感可謂全然抽離,採用擅長的拼貼拍攝,敘述愛德溫在凌亂的記憶之中找尋自己,也帶出成年以後的人們總是試圖記錄當下,卻必須依靠東拼西湊的模式才能將場景時空、人事物從深海之中打撈浮出水面。

《以遺忘為詩》影音資料。導演艾倫•柏林以長達5年時間,記錄下表舅愛德溫.荷尼,一個聰明絕頂卻也冷酷嚴苛的詩人、翻譯家、教授,在生命的遲暮,被阿茲罕默症逐漸奪走的人生智慧與記憶。(國家電影中心提供)
 從事翻譯的愛德溫深諳多國語言,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將情感用其他語言表達。年輕時候的他滔滔雄辯,對於身邊的人所給予的話語總是不留情面。然而,再怎麼口燦蓮花或言似利刃,最後的鏡頭之下所看見的愛德溫回歸到初如嬰孩般的牙牙學語。無意識的囈語在影片開始之初早已呈現,導演運用落葉順著流水飄動的意境,象徵人的一生終將會回歸到原點。如同導演在影片提出關於衰老的疑問,愛德溫卻笑著回答,「年老的最大好處是,我會變年輕,然後你將會重新認識我。」看似無法理解的話語,其實是對生命最真實的回應。

 影片中,導演要觀眾記下3個英文單詞並在劇末說出。在看完長串的人生回顧之後,是否還會有真正記得這3個單詞的人。似乎帶出人們試圖用有限的一生來記下生命中的「我來過」,然而意義何在?就如前文提及,所有的記憶都是東拼西湊才能成型浮現,如此也必將牽扯出快樂與不快樂的一切。

 與其如此,不如記得怎麼忘記。
頻道:影視娛樂 分類:電影世界
專題:王愛君 日期:2014/9/14 下午 10:48:51
關鍵字:阿茲海默,紀錄片,美國,葡萄牙,西班牙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王愛君報導
王愛君報導列表
"紀影好秋" 8個秋季影展接力好片看不完
演藝動態 2014/9/13 下午 06:29:36
尤利西斯精神出走 湯皇珍"我去旅行"15年
文化藝術 2014/9/12 下午 05:51:51
越過時光之河 臺灣國樂團30週年辦文物展覽
文化藝術 2014/9/11 下午 09:06:33
"向大師致敬" 今年規劃致敬主角現代詩人楊牧
經史子集 2014/9/11 下午 07:53:52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