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基金會:近八成家長沒時間照顧兒童
新網記者葛崇恩台北特稿
2010/11/17 下午 07:59:29 / 公益慈善
11月20日「世界兒童人權日」前夕,家扶基金會今日召開記者會,除了演出行動劇,並透過孩童說出心聲。
|
家扶基金會透過孩童到戶外喊出陪我聊天、讀書、抱抱等口號讓大眾重視家庭孩童照顧問題。(葛崇恩攝影) |
家扶基金會並公佈針對大台北地區五所國小、國中以及高中學童對於本身家長是否關心的調查報告,結果有三成五的兒童認為家長不了解自己,近八成認為父母很忙,沒時間照顧,導致本身空虛而無所適從。
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副執行長何素秋表示,這份開放式問卷於十一月初發放,主要對象為大台北地區高中、國中、國小的學童,並為更詳細了解家長是否重視兒童的及照顧和關懷程度,更區分為國小、國中、高中來比較不同兒童在不同階段的差異和問題。
何素秋說,曾經就有兒童跟她說:「以前都不關心我,現在還會關心我嗎?」
今年台北社會局曾公布近五成的兒少放學後獨自在家,問卷更指出,兒童到了國中階段後,覺得家長的關心變得不重要。因此她強調,兒童在幼齡階段如果沒有被家長重視和關懷,到了高一點的的年級時只會讓家庭對立以及漠不關心更形嚴重。
何素秋也指出,問卷調查當中有一成兒童沒有接受過家長的讚美,也有兩成到三成兒童對於家長的讚美完全沒有印象,而深入了解原因後,才發現家長只會成績好才讚美,而忽略了兒童其他方面的專長。因此她希望,應該要多觀察孩童本身的特質以及興趣來鼓勵其發揮專長。
|
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副執行長何素秋接受"鳳凰網"專訪。(葛崇恩攝影) |
她從問卷中發現,高達八成的兒童希望父母可以一起從事休閒活動,其他調查也看得出,兒童也希望父母能夠陪他們聊天、吃飯以及參與學校活動。
知名作家陳安妮就於分享個案時提到,即使工作繁忙,還是會抽時間去參加孩子的活動,目的就是希望多陪陪孩子,讓他們不會感受到孤單。
另外,家扶基金會也於去年開始成立家扶貧窮兒少資料庫,其個案約有四千筆,目的就是除了照顧這些弱勢兒童外,也從當中了解家庭的問題。
何素秋指出,這份資料庫八成的家長只有國中畢業,而且工作繁忙沒時間照顧兒童,導致三成的個案兒少表示,遇到挫折時,家人無法提供安慰,並且也很少一起參與學校活動,甚至有五成三的家長竟然不認識孩童的好朋友。
因此,何素秋提出家扶基會計畫,也就是多多傾聽孩子的心聲,用開放的態度來瞭解孩子,主動參與孩子的生活,並用鼓勵和讚美的正向態度回應孩子,未來將會舉辦講座以及親子遊戲,讓家長了解孩童的需要,並透過互動活動讓彼此關係更密切。
另外,何素秋說,家扶基金會已經派志工到全省學校,並成立「書香列車」活動,包括八八水災的小林村以及信義鄉和南投的偏遠國小,去說故事給弱勢孩童聽,希望能夠彌補家長沒有給孩童的關愛和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