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同志曾遭親密暴力 可至同志親密暴力諮詢網求助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4/11/12 下午 04:20:17 / 人權社會
現代婦女基金會今日公布「同志伴侶戀愛交友大調查」結果,並啟用同志親密暴力諮詢網,提供線上即時諮詢,可匿名免註冊,讓同志安心求助。
 |
自左至右為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長王增勇、現代婦女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美薰與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文宣部主任呂欣潔。(歸鴻亭攝影) |
現代婦女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美薰表示,現代婦女基金該會從今年10月13日至27日進行「同志戀愛交友網路調查」,對象為15至50歲的同志,回收607份問卷,其中有529人曾交往過伴侶。結果顯示,經常造成同志伴侶間衝突原因,最多為「個人價值觀」占7成,其次為「情感表達方式」、「生活習慣」與外遇問題。
林美薰指出,部分同志伴侶間的情感表達矛盾,有同志伴侶表示在公開場合牽手擁抱,讓外人窺知同性交往,容易導致雙方衝突;超過半數的同志朋友曾遭到另一半生活控制,包括限制交友、控制財務、強迫改變行為或外表等;近5成曾被伴侶跟蹤騷擾,包括查看手機或通訊、查勤或要求報告行蹤等;近4分之1曾被肢體傷害或對方曾自殘對待,曾遭貶抑羞辱者也占近兩成。
 |
現代婦女基金會今日啟用同志親密暴力諮詢網,提供線上即時諮詢。(歸鴻亭攝影) |
雖然同志伴侶親密暴力案件頻傳,但調查指出,超過6成向朋友求助,向家暴單位與警察、113保護專線求助的只有兩人,有近1成受訪者未曾告訴過他人,選擇獨自承受暴力,可能導致後續更嚴重的結果。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文宣部主任呂欣潔表示,同志族群遭受親密暴力時,常因擔心身分曝光、缺乏協助資源、不信任正式體系、分手後才願意求助,導致同志伴侶被服務或求助意願降低。
 |
現代婦女基金會今日公布「同志伴侶戀愛交友大調查」結果,發現超過半數的同志朋友曾遭到另一半生活控制。(歸鴻亭攝影) |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長王增勇表示,同志因恐懼出櫃、社會污名化等特殊處境,進入親密關係時,需面對更多障礙,也常將另一半視為比生命重要,因此易發生親密暴力,而親密暴力諮詢網能貼近同志生活,相信更能提供同志協助解決親密暴力問題。
現代婦女基金會呼籲,同志一旦發生衝突,可向
「秘密說出口-同志親密暴力諮詢網」求助,強調「免出櫃、免註冊、匿名保密又安全、手機平板pc攏A通」,諮詢網的社工都是經專業訓練、對同志有相當瞭解,希望讓同志朋友求助時可更加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