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康熙臺灣輿圖"動起來 重現平埔先民聚落生活縮影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5/3/30 下午 07:51:00 / 經史子集

 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的「康熙臺灣輿圖」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單幅彩繪卷軸臺灣全島地圖,描繪清初臺灣西部由南到北的平埔族先民聚落型態與地理人文景觀,可說是當時臺灣社會文化生活縮影。

樸埔風情─躍動的先民身影」特展展出動畫版的「康熙臺灣輿圖」。(歸鴻亭攝影)
 臺博館館長陳濟民表示,該館與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即日起合作展出「樸埔風情─躍動的先民身影」特展,特別以鎮館之寶原長5.3公尺的「康熙臺灣輿圖」為主體,結合番社采風圖與文獻史料,運用數位科技打造17米「康熙臺灣輿圖」全幅動畫展示,並製作描述平埔族走鏢、迎接、牽手、織布、漁獵、豐收等平埔文化特色的動畫故事,試圖重現早期平埔族先民的生活樣貌。

 陳濟民指出,「康熙臺灣輿圖」有多個版本,臺博館館藏就有3個,其中之一推測為「原圖」,另外2個版本則是日據時代的摹本。該圖的特色是以中國傳統山水手法繪製,寫實描繪出18世紀初臺灣西部由南到北的山川地形、兵備佈署、村社位置、道路與城鄉生活等景觀,反映了當時臺灣先民的生活與清初臺灣地理知識的概況。

「樸埔風情─躍動的先民身影」特展邀請平埔族人以傳統舞蹈開場。(歸鴻亭攝影)
 這次動畫版「康熙臺灣輿圖」則藉由嚴格考據,重現臺灣早期平埔先民的風俗民情,希望引領民眾進一步認識平埔先民的生活。臺博館說明,由於觀眾對於以符號所表現的古地圖有距離感,因此特別製作長達17米的巨幅地圖動畫,繪製過程經由文史及動畫專家學者的協助,不僅依據文獻紀錄對人物造型加以考證,也透過自然科學的研究報告,對當時所處的生態環境作仔細的探究,以呈現約3百年前臺灣平原地帶的自然生態景觀,期望透過與地圖互動,讓觀眾得以親近文物及瞭解家鄉的歷史。

 文化部主任秘書蕭宗煌表示,臺博館不僅關心平埔族群及各原住民族群,也積極協助原住民文物館的活化計畫,並特別感謝科技部科發基金的挹注,讓該館能結合數位科技與藏品,活化博物館典藏,落實文化部「泥土化」政策。

 立法院孔文吉則表達對臺博館推廣臺灣原住民文化的肯定,也期望日後能有更多臺灣原住民珍貴文物的展示,讓民眾能更瞭解原住民族群及文化蘊涵。

展場計一套狩獵的拉弓互動遊戲,讓觀眾體驗平埔族人以三面放火、等待鹿群衝出,接著拉弓獵捕。(歸鴻亭攝影)
 除了古地圖原件,臺博館更參考《諸羅縣志》、《番社采風圖》等文獻,以動畫立體重建300多年前平埔原住民的形貌與生活樣態,透過日升到日落的情境,帶領觀眾同步感受。展場同時搭配多幅「番社風俗圖」,分區展現走標(類似今日比賽賽跑)、織布、乘屋(興建房屋)、漁獵,還有男子吹著鼻簫對牽手(結婚對象)求愛等平埔的聚落風情。展場裡重建平埔的干欄式建築,設置舂米情境,還設計一套狩獵的拉弓互動遊戲,讓觀眾體驗平埔族人以三面放火、等待鹿群衝出,接著拉弓獵捕。

 「樸埔風情─躍動的先民身影」即日起展至8月30日。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經史子集
專題:歸鴻亭 日期:2015/3/30 下午 07:51:00
關鍵字:康熙,輿圖,平埔,臺博館,陳濟民,蕭宗煌,數位科技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歸鴻亭報導
歸鴻亭報導列表
全球怪獸大集合 臺文館2025故事聯合國開跑
經史子集 2025/4/16 下午 06:56:52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國美館即將啟程參展"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文化藝術 2025/4/17 下午 07:33:18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全球怪獸大集合 臺文館2025故事聯合國開跑
經史子集 2025/4/16 下午 06: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