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煥雄"星光劇院" 李天柱蕭艾尋生命出口每一種可能
新網記者楊佳宜台北特稿
2015/5/27 下午 06:03:03 / 文化藝術
人力飛行劇團導演黎煥雄以自身經驗寫下的原創劇本《星光劇院》,這次邀請由夢幻金鐘金曲組合李天柱、蕭艾、徐堰鈴同台,演繹三代劇場人情感交織的故事。
 |
金鐘金曲組合李天柱(右)、蕭艾(左)一起演出黎煥雄原創劇本《星光劇院》。(歸鴻亭攝影) |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你最想改變什麼?最想再見到誰?」多以改編華文文學為創作作品的黎煥雄,在面對人生即將邁入下一階段時的恐慌,構思兩年的《星光劇院》,描述父子關係、糾結三代劇場人的怨懟糾葛。這次邀請金鐘影帝李天柱、金鐘影后蕭艾、劇場天后徐堰鈴、京劇名角盛鑑等演員同台演出,以劇場人的故事與觀眾一同經歷尋找生命出口的每一種可能。
黎煥雄表示,《星光劇院》是以情感為出發點,描述父子兩代同為劇場導演的人生故事,從劇場人角度訴說生命的浪漫與沉重,劇中李天柱飾演的角色「導演」,在排練場心臟病發過世,靈魂流連在劇場,透過時間流轉以及劇場動人對話,勾勒出橫跨三代劇場人的恩怨情仇。
 |
《星光劇院》,描述父子關係、糾結三代劇場人的怨懟糾葛。。(歸鴻亭攝影) |
為了讓演員是否能夠對應內心情感及詮釋時間厚度的真實性,黎煥雄特別強調「生命厚度」及「劇場熱情」。在戲中飾演一個對他的戲劇跟專業充滿了熱情、但對自己的人生其實很冷漠的人,李天柱指出,從《荷珠新配》到《幾度夕陽紅》、從《花系列》到《後宮甄環傳》,他今年再度回到啟蒙戲劇工作的劇場舞台,30餘年的戲劇人生,時間的滄桑讓他更珍惜每一次的演出。這齣戲讓李天柱最有感的是:關於「熱情」,他說,「如果對生命失去了熱情,所有的一切都是假象,經不起探討。」
在劇場蟄伏已久的蕭艾,參與《星光劇院》排練後,也引發思考多年的演員生活留給自己什麼?「演員在排練場上,不好可以再來,但當我們在回顧自己過往生命時,永遠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
 |
自左至右為演員徐堰鈴、蕭艾、李天柱與導演黎煥雄。(歸鴻亭攝影) |
另一位首次與黎煥雄合作的京劇名角盛鑑,在剛接到導演邀請時甚感訝異,在與導演詳談3小時後馬上答應,只因為想嘗試從未合作過的黎煥雄風格,「在排戲過程觀察到,這齣戲是導演對人生的思考與反省,導演將人與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對待與互動,例如父子情結、感情糾葛,在排練場中真實地傳遞給每一位演員」。不同世代的演員在劇場中更能激盪出不同的火花、及對情感詮釋的層次,年輕演員們珍惜每一次與資深演員排戲的機會,「每一次進排練場,前輩們幾乎不試戲,情緒、眼淚、肢體都是來真的,就是因為來真的,全體演員、甚至導演都能在同一個情感氛圍中,這齣戲,越磨越好看!」
整部戲當中,音樂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由入圍第26屆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及「最佳專輯製作人獎」的陳建騏擔任音樂總監,他是黎煥雄多年合作的音樂夥伴,親自操刀全劇配樂,使音樂平行敘事於劇場時空,呼應舞台人物的精神場景。
 |
黎煥雄以自身經驗寫下的故事,勾勒出橫跨三代劇場人的恩怨情仇。(歸鴻亭攝影) |
在黎煥雄的要求安排下,音樂新人柯智棠為星光劇院創作並演唱《Norton song》,這首歌曲改編自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詩作《四個四重奏》(Four Quartets)裡的〈焚燬的諾頓〉(Burnt Norton);另有香港知名的聲音表演家梁小衛擔任戲劇及音樂的特別演出,經常與香港、台灣、日本、法國、荷蘭等不同類型的藝術家合作的梁小衛,任性自在的獨特嗓音,音樂作品曾被德國舞蹈家碧娜.鮑許(Pina Bausch)選入2001年的舞劇《水》Água中,梁小衛憑著強烈的觀察力及對黎煥雄的認識,在《星光劇院》中,以「聲音」畫龍點睛、穿針引線,串起每一個角色的情與愛。
人力飛行劇團《星光劇院》將在5月29日至31日在國家戲劇院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