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我不在的地方" 這些文學地景還能存在多久?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0/12/14 下午 12:58:22 / 文化藝術
韓國拍《冬日戀歌》、《大長今》,讓拍攝地點成為觀光景點,台灣的恆春《海角七號》、剝皮寮《艋舺》也開始跟進;今日上午台灣文學館與《文訊》則把曾有的文學地標集結成一本《我在我不在的地方─文學現場踏查記》。
|
詩人吳晟為生活與創作一輩子的家鄉濕地地景保留請命。(歸鴻亭攝影) |
雖然,這書名中國大陸早有人用過,但仍十分貼切的將一直被目前的普羅大眾幾乎遺忘的前輩文學家,創作時所曾居住或遊歷的地方,倒是與日前尋覓台灣文學電影與地景關係而出版描述出現在小說作品與改編電影中的場景,有互相呼應的關係。
《文訊》總編輯封德屏表示,文學現場是作家作品蘊釀與寫作的地方,也可能是一群知識份子聚集聊天甚至展開文學運動的場所,文學能有今日的風貌,這些場景就是見證,這本書的吃版意義在於重履舊地,開創新域。
這本《我在我不在的地方─文學現場踏查記》記實報導了前輩作家賴和、楊逵、鍾理和、林海音、陳秀喜、艾雯、葉石濤、鍾肇政、余光中、黃春明、王文興、張曉風、吳晟與莫那能的創作地圖,以及萊園、江山樓、台灣文化協會、琳瑯山閣、鹽分地帶、明星咖啡館、創世紀與耕莘文教院等文人經常聚集的地標。
|
作家張曉風對官員過度偏向企業開發而不顧生態環保繼續發言。(歸鴻亭攝影) |
不過,這場官方主導的文學出版新書發表會,正好給這些文學前輩一個舒發對本土文學場景存廢的一個管道。
詩人吳晟說,本來今日不能出席,因為他的彰化溪州鄉親現在正在彰化縣大城鄉進行反國光石化遊行抗議,目的為了保存當地的四千公頃濕地,那也正是他努力創作時的文學地景。
作家張曉風也發言聲援,當她努力為南港二零二兵工廠濕地保留請命時,可以填些土給馬英九總統視察,讓他說腳下踩的是乾地而不是濕地,「濕地上鋪了土還是濕地,而且今年是詩地,明年還是,後年也是」、為開發國光石化行政院長吳敦議也可以說白海豚自己會轉彎,「如果可以教會飛娥不要去撲火,也許可以教會白海豚怎麼去轉彎」。
一場追尋文學家創作、發展地標的出版活動,激盪出對本土生態環保的保衛,應該也是對傳統文學地景的維持有一點唇亡齒寒的關係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