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李潼愛與勇氣故事 紙風車新作"順風耳的新香爐"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5/6/19 下午 06:14:33 / 文化藝術
丹麥19世紀著名童話作家,也是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包括《美人魚》、《冰雪女王》、《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和《國王的新衣》等,以寫作方式留給普世所有孩童成長時重要的文藝養份。
 |
紙風車劇團改編作家李潼的《順風耳的新香爐》。(歸鴻亭攝影) |
台灣也曾有一位已兒童文學、少年小說作品創作為志的作家李潼,以《天鷹翱翔》、《順風耳的新香爐》、《再見天人菊》3部作品,連續獲得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少年小說首獎,創作兒童與少年文學作品數十部,2004年因癌症於台灣宜蘭家中病逝,享年52歲。
紙風車劇團團長任建誠表示,紙風車劇團這次選擇李潼創作改編的《順風耳的新香爐》,今日在國家戲劇院首演,不只劇情內容精彩,現場出現巨型的千里眼和順風耳,要顛覆家長與小朋友對兒童劇的想像。
 |
《順風耳的新香爐》裡巨大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必定能給看戲的兒童永遠難忘的劇場體驗。(歸鴻亭攝影) |
紙風車改編的故事中,順風耳驕傲且我行我素,連千里眼的規勸也不理睬,有一天,媽祖娘娘要祂們去引導海上漁船返航,但順風耳一心想著自己沒有香爐而無精打采,漁船因為突如其來的大浪失去蹤影,千里眼與順風耳大吵一架後,臭屁的順風耳,帶著行囊,決定要離開媽祖的身邊,去尋找一個能夠擁有自己香爐的廟。途中偶然遇見一位女孩樂樂與她的動物好友,樂樂聽不見也不能說,神力盡失的順風耳,必須發揮祂的善與愛,幫助小女孩完成心願。新戲的劇情搭配海浪風筒,以及舞台的燈光、影像特效,演員與偶戲交錯呈現,國家劇院舞台即將變身汪洋大海,讓千里眼和順風耳一展神威。
 |
紙風車劇團團長任建誠說明《順風耳的新香爐》是談愛與勇氣的故事。(歸鴻亭攝影) |
任建誠說,《順風耳的新香爐》製作的概念上,希望透過順風耳的故事,教導孩子不畏挫折以及勇於接受挑戰,如同好萊塢電影中的英雄一樣,就算是神明也會有弱點,也會碰到困境,唯有打開心房與同伴合作,才能解決問題。
紙風車劇團《順風耳的新香爐》在國家戲劇院演出後,隨即將巡迴台中,7月將在高雄及台南演出,由於觀眾的熱烈迴響,為了讓更多的大小朋友有機會觀賞演出,9月18到19日將在城市舞台加演3場,讓更多孩子可以欣賞到這齣談愛與勇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