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苗改良突破 利用DNA快篩找出抗病性番茄品種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5/8/26 下午 07:58:48 / 生態環保
番茄營養價值極高,在鮮食及食品加工業上需求非常大,全世界番茄栽培面積高達473餘萬公頃,被列為全世界產量最高的30種作物之一。
 |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場長楊佐琦說明不抗病的番茄種子1粒約新台幣0.5元,抗病的則是1粒1.5至3元,兩者價差3至6倍。(歸鴻亭攝影) |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場長楊佐琦表示,番茄栽種過程易受病蟲危害,農民必須常噴藥,但近年消費者對食安要求高,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開發DNA檢測技術,就能篩出抗病番茄品種,種子價格比不抗病種子高出6倍,堪稱番茄績優股。
楊佐琦說,不抗病的番茄種子1粒約新台幣0.5元,抗病的則是1粒1.5至3元,兩者價差3至6倍,推估全球一年番茄種子需求量高達1060公噸,種子產值非常驚人,光台灣一年番茄產值就高達75億元。
 |
種苗場生物技術課副研究員孫永偉利用一台不到10萬元的聚合脢連鎖反應儀器,透過DNA檢測技術就能在眾多番茄植株中,篩選出抗病品種。(歸鴻亭攝影) |
種苗場生物技術課副研究員孫永偉利用一台不到10萬元的聚合脢連鎖反應(PCR)儀器,透過DNA檢測技術,也就是分子標誌輔助育種,一天之內,就能在眾多番茄植株中,篩選出抗病品種,目前已找出10種番茄抗病基因。他說,簡易的DNA檢測技術都已技轉給國內番茄育種業者,可讓他們自行檢測開發。培養出抗病番茄後,可減少5至9成的農藥用量,種子售價也能提高約5至10倍,國際競爭力也提升,農民的收益也可跟著上漲。
 |
培養出抗病番茄後,可減少5至9成的農藥用量,種子售價也能提高約5至10倍,國際競爭力也提升,農民的收益也可跟著上漲。(歸鴻亭攝影) |
孫永偉表示,DNA檢測技術優點為可早期鑑定作物抗病基因及基因型(R/R、R/S、S/S),加速育成抗病品種並提升國產抗病品種國際競爭力,成果非常顯著。該場於農委會經費協助下已開發完成番茄抗黃化捲葉病毒基因(Ty1, Ty2, Ty3, Ty5)、抗斑點萎凋病毒基因(Sw5)、抗嵌紋病毒基因(Tm1, Tm2, Tm22)、抗萎凋病基因(I1, I2, I3)、抗晚疫病基因(Ph2, Ph3)、抗黃萎病(Ve1, Ve2)、抗葉霉病(Cf5, Cf9)、抗根連線蟲基因(Mi1)等簡易DNA檢測技術,將技轉民間種子公司後,應用在篩選優良健壯番茄品種,縮短育種時程。
他表示,明年底還將開發快速檢測生物晶片及新抗病檢測技術,有別於現在只能單件檢測形式,未來利用生物晶片可大量又快速的完成檢測作業,大幅縮短檢驗時間。種苗場下一步打算找出西瓜、洋香瓜及南瓜等產值高的抗病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