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媒體進入戰國時代 新聞良心與利益取向開始拉鋸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5/9/13 下午 04:16:18 / 新聞媒體
台灣媒體從戒嚴到解嚴,進而百花齊放,最後不得不成為市場機制下的商業操作模式,近年的發展已經被批評得體無完膚,但仍有前仆後繼的新聞事業起起落落投入,但真能具備「新聞事業是良心事業」的經營者似乎不再存在了。
|
《新網新聞網》2015年9月12日首頁。(歸鴻亭翻製) |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套到媒體發展好像也頗適用。從戒嚴時代被變相保護而稱霸新聞市場的兩大紙媒與三家電視台,完全經不起市場的競爭,從壟斷賺翻的金雞母到被境外攻入的水果狗仔與上百頻道的有線電視夾攻,平面媒體從上百萬報份與數百億廣告營收跌到谷底,電視節目則在根本沒有真正公信力的收視調查下搶連百分之一都不到的收視率下苟延殘喘,這幾年網路從十餘年前暴起暴落後進入穩定發展時代,加上智慧手機的切入,媒體已經從「當天的新聞是新聞」成為拼命搶即時的「下一秒鐘就是舊聞」拼點閱率與「讚」的惡性競爭環境。
於是,紙媒靠狗仔盯名人羶腥色、守著FB找「新聞」,加上電視靠名嘴掰政治八卦、靠路邊監視器與車輛影像記錄器加YouTube撐「新聞」,為降低採訪成本減少記者數量卻要求考核即時,更常是各報新聞大都拿公關稿複製貼上,電視則轉來轉去許多新聞根本各台互通有無畫面一模一樣,只是換了logo與標題。
|
《新網報》1999年6月1日第152期首頁,《明日報》2000年2月15日才創刊。欲檢視本圖清晰畫面請至這裡(歸鴻亭翻製) |
這樣的媒體生態在這幾年變本加厲,卻開始有許多網路原生媒體陸續加入戰局,大都打著以公共議題為主的訴求,百家爭鳴搶奪的仍是如何在媒體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從分眾市場如《苦勞網》、《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的專業網報,到聚集數千萬資金期望在燒完子彈前能獲得廣告客戶青睞的全方位網路傳媒《新頭殼》、《風傳媒》與《民報》等,接著又出現沒有記者靠著新聞沒有版權只把各報新聞加以整理綜合的《關鍵新聞網》,這幾天又陸續出現標榜以公益基金會方式不擁有、不干預、不回收宣稱靠贊助只進行深度報導的《報導者》,以及即將宣告成立的移動媒體《Knowing》,不只媒體市場,甚至狹隘尚未完全成熟的網路媒體環境,都已經進入戰國時代。
回視網路原生電子報的發軔,在網路爆紅的上一世紀末年開始,《新網報》率先在1998年創刊,員工近70人,次年詹宏志大張旗鼓挖兩大紙媒資深記者成立《明日報》,轟轟烈烈200員工1年燒3億資金,在當時尚未有足夠的網路族群與網路服務條件下宣告停刊,網路泡沫化使其再也不存在網路媒體戰場上,而《新網報》採取默默經營在當時幾乎已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前,同樣考量全球網路局勢尚未成熟亦於經營3年多僅燒不到1億的情況下毅然決定保存實力停止上市宣告暫停。
這段網路原生電子報的先鋒發展模式,提供後繼者如何能在多角經營的《中時新聞網》、《聯合新聞網》與《自由電子報》夾攻下謀求殺出重圍得以立足新聞界的經驗,直到2008年,《台灣醒報》靠台塑王貴雲與宗教界大量資金挹注成立,《新網報》因網路名稱暫以《鳳凰網》復刊,加上《新頭殼》,2010年被中央社專文系列報導為當時數位匯流網路新興媒體百花齊放中3家最被重視的角色,在被視為「大象」的主流媒體,面臨宛如「跳蚤」的新興媒體,絲毫不敢輕敵;跳蚤也勇於表現,展現與大象平起平坐的雄心。
不過幾年,多家網路原生電子網報陸續成立,似乎真是一片榮景,事實上仔細分析,大部分新興網報重視的是公共議題,期望從成長時期就在網路環境下生活的年輕讀者群發展,逐漸蠶食再鯨吞傳統紙媒與電視的廣告市場,而這種策略要能撐得夠久,鈔票銀彈足夠才能避免如《明日報》壯志未酬,以《玉山周報》的停刊,以及最近連財大氣粗的對岸《鳳凰傳媒》開始裁員,顯然這些準備3至6千萬資金的眾網報,仍然在苦撐。
|
《新網報》1999年5月1日第121期首頁。欲檢視本圖清晰畫面請至這裡(歸鴻亭翻製) |
姑不論如此多前仆後繼投身「媒體志業」的經營者目的何在,以現在輿論的觀察,許多都被歸納政治立場為較偏綠營,雖然這是執政黨多年不公不義被質疑產生的結果,但被這樣歸類,仍如傳統媒體擺脫不了政治意識形態的魔咒,對新聞事業長遠的發展,顯然仍是不利的。
而即將上線的《報導者》,本質上較像新聞雜誌的運作模式,只是改用網路沒有紙張印刷裝訂發行通路等成本,而且擁有隨時可以發佈的優點,應該是觀察市場趨勢,喊出不靠廣告,期望群眾捐助的生存方式,以這份參予者人人都領薪水一年可能就會燒光前期捐助資金的情況下,就算只宣傳每人每年認捐1千元,每年開銷需要上萬捐助者才能維持;台灣2千3百萬人口,扣除年幼年老、教育程度不足與沒有能力、缺乏興趣的群眾,真能有效宣傳的對象恐怕只有不足3至5百萬人,等於要300至500人就有1位願意掏出錢來,而且年年要掏,這種理想樂觀其成,但是否達到預期效果有待觀察。
而即將宣告成立的《Knowing》,似乎只是運用手機族群的大量增加開闢app功能,與Google News的模式類似,目的應仍是搶新市場創利,目前還看不出有任何新聞志向。
綜觀整體網路原生網報的業者,無論單打獨鬥或採用合縱連橫策略,要在媒體市場上先求存活,已經是一大考驗,當逐漸掌握一些樂聽者資源但生存產生危機時,財團的介入與向廣告主或補助贊助者妥協的情況,必將與過去批評傳統傳媒有媒體壟斷與置入行銷業配新聞盤據版面的現象可能再生。
|
《新網報》1999年4月1日第91期首頁。欲檢視本圖清晰畫面請至這裡(歸鴻亭翻製) |
回歸基本面,新聞事業到底是一種經由市場機制優勝劣敗的謀求營利為目的的企業,還是應該成為非營利的社會事業,顯然已經界線模糊;縱使投身經營者擁有理想,但從一個閱聽者可以肆意評論說東道西建立個人聲望,到進入實質經營必須接受廣大民眾檢視時,才是檢驗經營媒體者真正的企圖時刻。比如經營者辦報的企圖是當成跳板要進入政界,或是取得輿論影響力遂行其他利益交換,而若是如《報導者》那樣揭櫫新聞志業的創辦者,當初獲選成為文化局長,或是日後再有機會從政時,是否仍舊能一本初衷繼續堅持經營媒體為弱勢發聲,接受新聞工作的道德標準而不會找個理由轉換跑道,才真能讓日後願意捐助者心服口服。
追根究柢來看,社會大環境已經不是過去百年前科技尚未如此昌盛且資訊爆炸的時代,報人的操守與風骨並非這一代媒體經營者追求的目標,而新聞教育的脫節,學院派理論教育與進入媒體後的實際情況幾乎天差地遠,過去被稱為「無冕皇帝」的採訪記者,現在成為「業配加狗仔」不被尊敬的從業人員,在在使未來的媒體只會更以獲利為方向,內容當然繼續朝八卦與羶腥色加上政治意識形態等更變本加厲製造缺乏社會責任的方向取捨,未來新聞世界將更缺乏希望。
《新網新聞網》從一開始就認定不與主流媒體經營者起舞,不宣傳不灑狗血,明明是台灣第1家原生電子日報,從不去爭這無謂的排序,堅持報導文化藝術、公益慈善、生態環保、醫療科技與人性關懷等公共議題,排拒政治對抗、社會八卦或藝人動態等較易得到群眾閱聽的內容,堅持不在乎有多少點閱率與「讚」,創刊至今完全沒有政府、企業、宗教等任何資金挹注,以最低成本維持,才能避開為生存可能的人情或業配等壓力,以「非營利、非主流、非常獨立媒體;無後臺、無背景、無限寬廣輿論」的立場,努力深耕清流媒體,守護社會良心,讓這份小而美的網路原生電子報能替社會作更多的溫馨報導;而不與其他媒體爭市場,默默站在最低點,或許也可能是維持最久的一隻新聞「跳蚤」。
當然,這種以只願為小人物發聲與不被主流媒體重視的新聞為報導標的,是要經得住艱辛與寂寞的,以《新網新聞網》最重視的文化新聞來說,目前超過兩萬篇的採訪報導,約有超過8千篇是為文化發聲,而文化部的任何記者會常缺乏主流媒體關注,卻必定書面加電話希望前去採訪,但當部長前往外地重要參訪行程,則必定只邀請不見得願意全心支持但卻是主流的媒體前往,在缺人缺錢又被歧視的採訪環境下,多年堅持需要的是對新聞志業的絕對認同。
瞭解《新網新聞網》也可至
【好日。誌】《獨立媒體的執著》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