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紀念館更新開館 面對質疑馬英九稱尊重多元意見
新網記者高珮詠台北特稿
2011/2/20 下午 09:46:27 / 人權社會
從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到現在已經走過64個年頭,今日在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舉行常設展更新開館儀式,受難者家屬代表及馬英九總統皆親臨現場。
 |
馬英九總統為台北二二八紀念館更新開館剪綵。(高珮詠攝影) |
針對台北二二八紀念館更新展覽,昨日遭學者與民代質疑,認為把當年的「元兇蔣介石派兵鎮壓,名為宣慰實則殘殺」美化為「行使公權力、建立新秩序,並寬大處理」是偏頗詮釋史實,誤導國人認知,誤導新一代年輕人,今日現場也有二二八受難者家屬張秋梧當馬英九總統的面表達不滿,也不認同馬政府的中國政策,馬總統強調尊重多元意見,並未具體回應。
而受難者王添灯家屬黃秀婉則表示,臺北二二八紀念館是對家屬具有意義性的展場空間,能看到臺灣、受難家屬的歷史,她非常感謝從陳水扁當市長時,二二八紀念館一直啟用至今。
總統馬英九致詞表示,唯有記起歷史的教訓,才不會讓悲劇重演,面對家屬要將心比心,而台灣是自由民主的社會,每個人都可以表達不同意見,再交由民主機制做最後的決定。
馬總統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必須面對納粹迫害猶太人的歷史,將歷史的真相教育給下一代,當國際舉辦歐戰紀念會時,也邀請了德國的代表出席,戰後德國人則選擇誠實面對歷史,還創造一個德文單字「Vergangenheitsbewaltigung」,就是「面對過去、承認錯誤、進行反省,然後將歷史事件告一段落」;所以我們從研究、道歉、國家賠償等多面向去撫平二二八受難家屬心中的傷痛,這些一連串措施,就是不要讓慘痛的歷史再次重演。
 |
馬總統參觀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常設展。(高珮詠攝影) |
總統表示,台北二二八紀念館是呈現典藏展覽,而二二八國家館,將於2月28日重新開幕,未來是以悼念二二八受難者和特展為主,希望透過兩館的合作交流,給觀眾對二二八史實加以了解,並從中記取教訓。
台北市副市長邱文祥說,二二八紀念館開館14年來,歷經三任台北市長,發現有很多新的資料出現,而且經過14年的歲月,展場需要更新,邀請以中央研究院台灣歷史研究所所長許雪姬為首的教授、學者、專家們,把新發現的資料做重新的整理,加上最新的教育資料,完成電腦的互動展示方式,將最好的一面展現在國人面前,以非常謙卑的態度,希望二二八紀念館能還原真相,提供教育的目的。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館長謝英從則提及,林獻堂在日本人的威嚇之下,還站在台灣人的立場為台灣人爭取權利;蔣渭水為了台灣人民的尊嚴,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家人;當年台灣民主先鋒林獻堂、蔣渭水的理念,是為了實踐台灣地方自治,而他們的主張現在都實現了。
謝英從認為,台北市政府斥資新台幣3千萬,將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重新規劃,這次更新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將資料數位化,呈現最完整的史料,而這種數位展覽的方式,更能吸引年輕人來了解過去這段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