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舞.時.時舞" 默契到激盪成黃甯​舞蹈生態系雙個展


新網記者杜宥彤台北特稿
2011/3/26 下午 07:29:42 / 文化藝術

 藝術家黃甯說,「舞、時、時舞」源自喊酒拳的口語音譯,他提供時間的想法。藝術家彭筱茵展現當下的身體。兩者默契、激盪的火花成為《舞、時、時舞─黃甯、舞蹈生態系雙個展》。

"舞.時.時舞"開展演出,背景為"時光蔓舞"。(杜宥彤攝影)
 同個繪畫題材使用不同的媒材會呈現不同的風貌,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的藝術總監彭筱茵則給舞蹈表演添入多樣化的媒材與樂活概念,意圖讓舞蹈成為有機生長的新勢力。

 她說,「五歲開始學舞,真正決定以舞蹈為一生的志業,是因大學時接觸新古典舞團創始者劉鳳學的影響」。屆杖朝之年的劉鳳學堅持舞蹈的完美,「每次演出都親自坐鎮」。

 彭筱茵自台大農藝系畢業,轉而研讀北大舞蹈創作所,獲北藝大創新育成中心的幫助,成立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

 她指出,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的重點在於「生態系」,不是編舞者最大,團隊裡的每一個成員包含影像設計者、舞台設計者、服裝設計者等都是平等的。

 本次展品《時光蔓舞》及《蔓.城》是由去年6月的《蔓流》概念延伸。彭筱茵表示,舞蹈不只是關心人的世界,應該擴大層面與自然應和。植物,雖然看似靜態,卻是個真實的生命。她的舞蹈要擷取植物生長的力量,而非模擬或仿造類自然。

 彭筱茵與影像執行曾煥炘、黃甯,合作6分鐘長度的錄像《時光蔓舞》。她提到,作品是視覺與劇場兩者拉扯後的結果,視覺常常只是呈現一個觀念,劇場則著重過程與整體氛圍。

彭筱茵說明創作理念,背景為"蔓.城"。(杜宥彤攝影)
 黃甯說明,地下街是城市往下的意象;錄像框住舞者立體的舞姿,使其成為平面,舞者是垂直方向的進出。他想找出一個觀眾沒有看過的視角,最後用俯視,這件作品改變了空間感與時間感。

 曾煥炘說,《時光蔓舞》錄像欲呈現舞者全彩,背景全然漆黑,為了克服地板現形,團員還自備木板及實驗多種塗料。

 他表示,這件作品希望能讓觀者「靜下心細細品味大自然的婆娑舞動」。

 對於錄像、裝置、影像輸出的《蔓.城》,他解釋,利用白紗讓2D的面曲折成3維空間,白紗的穿透特性暗和舞者不斷往前流動之感。

 彭筱茵強調,舞作是以大自然生長力量作為核心,「不是要從肢體上去模仿藤蔓」,花了兩年時間讓北藝大的舞者們將其概念內化。

 她提到,生態系不單是有機物,也存在無機物,例如地景、岩石、土壤、礦物,回顧前兩年作品都是植物系列,她接下來要關注無機物生成的力量,今年12月2到4日將於竹圍工作飾演出《結晶體》,為了這部作品,她先上熱力學,由物理、化學的學理,從頭在實驗室開始。

 黃甯的影像裝置作品《彼岸》,描述在平衡木上相遇的人們,交會的可能姿態。他談創作靈感有三,一是跟小朋友講訴寓言故事《黑羊與白羊》時,小朋友找出很多招不會掉下橋的方法;一是他駕車抄新竹科學園區捷徑,會車時如同黑羊與白羊的尷尬;一是松山機場與虹橋機場對飛的首日,他對官方的辭令,「互相合作達到彼此的對岸」。

 他提到,他因腿傷無法踢足球,歷時三年完成作品《The Timer》,它以12台Full HD顯示器提出新的計時概念,黑色足球鞋襪表示3、6、9、12,白的表示1、2、4、5以此類推,足球代表秒針,球傳完兩圈剛好1分鐘。

 黃甯說,今年8月21至27日將於Asolo藝術節的舉辦地義大利,教堂的騎樓下展出《The Timer》,《時光蔓舞》則將投射在古城牆窗戶上。

 即日起至5月8日,《舞、時、時舞─黃甯、舞蹈生態系雙個展》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地下實驗創意秀場,捷運中山地下街。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專題:杜宥彤 日期:2011/3/26 下午 07:29:42
關鍵字: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杜宥彤報導
杜宥彤報導列表
50年代黑貓歌女 "白香蘭"傳奇流​芳
文化藝術 2011/8/5 下午 11:55:00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