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島嶼寫作" 刻劃6文學大師的創作靈魂
新網記者陳宛君台北特稿
2011/4/6 下午 10:19:00 / 經史子集
由行人文化實驗室與目宿媒體策劃製作的「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將六位文壇巨擘林海音、周夢蝶、余光中、王文興、鄭愁予、楊牧的身影透過五位風格迥異的導演之手,讓文學與電影跨界交會,交織出一部令文學界震撼的文學電影。
 |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傳主、導演、製作單位一起大合影。(歸鴻亭攝影) |
歷時兩年半的籌劃拍攝,以文學電影為定位,打破紀錄片保守式懷舊形式,由楊力州、陳傳興、陳懷恩、林靖傑、溫知儀等5位導演用電影式敘事手法與影像風格,紀錄與詮釋6位文壇大師不同的文學想像,感受全新的文學悸動。
今日「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的聯合發表會上,馬英九總統也特別以視訊連線,表達對這場文學盛會的重視。
馬總統認為,這6位作家的作品幾乎是許多人這幾十年來共同的記憶,在網路、電視還不普遍的年代,許多人透過文學作品來抒發他們的情感。這些文學作品累積成為台灣非常重要的軟實力,也是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影展共計六部文學電影。由導演楊力州從林海音「雙鄉」的特殊身份開始切入的《兩地》,導演陳傳興借用佛經典故,以周夢蝶的一天隱喻一生風景的《化城再來人》及以影像、配樂重建鄭愁予第一本詩集「草鞋與筏子」當年燒毀過程的《如霧起時》,導演陳懷恩刻劃余光中飽滿的人生歷練及逍遙處世態度的《逍遙遊》,導演林靖傑勾勒王文興苛求字字珠璣的文學生涯《尋找背海的人》以及導演溫知儀捕捉楊牧從一個花蓮少年一步步走向評論家口中「臺灣文學的奇萊山」的精彩過程《朝向一首詩的完成》。
4月9日起,「他們在島嶼寫作」將於國賓影城與台北長春廣場上映,每逢周六、日下午也有「名家導讀—主題座談會」,將邀請知名作家與導演分享創作背後的幕後故事。場次表可於
「他們在島嶼寫作」官方部落格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