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論鼻祖達爾文200歲
新網記者吳妮塔台中特稿
2009/8/19 下午 08:32:12 / 卓越菁英
今年可以說是相當「達爾文」的一年,除了200歲的誕辰紀念日,也是他的著作「物種原始」出版的150週年紀念。他的「天擇論」至今仍是自然科學及生物學中重要的理論基礎。
《達爾文特展》是一個大型的教育性展示,展示面積約800平方公尺,塑造成19世紀維多利亞的色彩與氣氛,並以達爾文的書信、筆記與標本,甚至是達爾文晚年居住的「唐屋」實景復原等方式呈現出達爾文的研究及生長過程。並分為「達爾文之前的世界」、「達爾文的早期生活」、「小獵犬號之旅」、「演化論的形成」、和「今日的演化論」五大展區。
展示空間的排序並不以時間為依序,而是依照達爾文內心思維的轉變為主。展場中也播放了「達爾文一生」的介紹影片。
人被上帝所創造英國在十八至十九世紀中,鮮有少數人質疑神學,聖經中指出,人是被上帝創造出來的,至於已滅絕的生物,則是若亞方舟中未搭上船的生物才慘遭滅絕。直到達爾文提出演化論後,才越來越多人了解生物的演化並非一朝一夕所成。
只喜歡狩獵、狗和捉老鼠 雖然現今達爾文被喻為現代生物演化學之父,成就實為非凡,但在早年,達爾文卻是讓父親非常頭痛的小孩。達爾文和他的爺爺依拉木斯‧達爾文非常不同,他的爺爺是位受眾人所遵從的醫生,也曾提出「所有生物皆有祖先」這樣的演化論;其父親則以商業為主。
而達爾文自小就不喜歡背頌,父親擔憂達爾文的未來,曾指責達爾文「只喜歡狩獵、狗和捉老鼠」;確實也是如此,達爾文自小就喜歡自然生物,尤其喜歡研究甲蟲,展場中更放出各種種類的甲蟲。最後,父親只好將達爾文送至劍橋大學,讓他學習神學,期許他成為牧師。
達爾文進入劍橋大學後,認識了影響他一生重要的老師-漢斯洛,在老師的帶領下,達爾文接觸了更多關於生物學、地質學等各種知識,是他成為真正的科學家的一大轉捩點。
小獵犬號之旅-通往科學家之路 因緣際會之下,達爾文以自然科學家身分,搭上小獵犬號環遊世界,在這歷時五年的旅途中,達爾文驚奇的發現,有些已滅絕的生物,卻和現今許多仍生活在陸地上的生物幾乎相似,達爾文便想,這些相似的生物中是否有相連性?同時發現,許多相似的動物,卻生長在不同的島嶼,像是生長在不同陸地的烏龜卻不盡然相同,達爾文便想,若真是上帝創造生物,為什麼要讓如此相近的生物一同生存在世上?同時,達爾文在旅途中,經歷了強震的威力,親眼目睹了整座城市的毀滅及地殼的隆起,但這現象卻和上帝創造世界之後,便不會再改變地形的說法背道而馳。
五年的旅程,讓達爾文了解了三大重要觀點:(一)、生物與滅絕的關係(二)、生物與生活在鄰近相似物種關係(三)、生物與隔離島上物種關係。
演化論的形成 達爾文研究安地斯山脈如何隆起,卻進而成為第一個發現珊瑚礁形成原因的科學家。
達爾文發現,蝙蝠、鼠及馬,這些差異相當大的生物,胚胎卻相當接近。更進一步在手稿中描繪了「生命樹」,表達出「共同祖先」及「演化」的概念。
當時,動物園中有一隻猩猩,名為「珍妮」。動物管理員幫珍妮穿衣服,甚至教導牠一些簡單的英文字母。達爾文對珍妮感到相當好奇,並且發現珍妮在要不到東西吃的時候,竟然也像達爾文自己的小孩一樣會哭鬧,最後便提出人類是由猩猩演化的說法。造成許多人的反感,因為,人類認為自己是最至高無上的,怎麼可以和動物相提並論?
華萊士-演化論推手 達爾文研究出「演化論」後,卻礙於反對聲浪,而遲遲未發表出他的理論,只是更努力的找出不同驗證論點,希望可使論點更為牢固,並向少數人透露一些「演化論」的想法。
華萊士向達爾文提出相同的概念後,達爾文才驚覺再不提出「演化論」,恐怕就要被別人捷足先登了。最後協議共同提出此「演化論」觀點。達爾文並出刊「以自然淘汰為機制論物種原始」一書,立即造成轟動,當然許多人支持,也有許多人表示無法接受。
VISTA-variation(變化)、inheritance(遺傳)、selection(選擇)、time(時間)、 adaptation(適應) 晚年達爾文隱居在「唐屋」,並繼續出版16本天擇演化論的相關書籍。
現今,大部分的人都接受了物競天擇這樣的演化理論,並藉由更新的科技技術,像是DNA比對這樣的新科技,證實了演化論。
因為達爾文的貢獻,解釋了各種生物的演化現象,連病毒也會經由演化而不斷進化,像是影響社會重大死亡率的愛滋病毒,大部分可經由藥物殺死,卻也會有少數病毒為了生存而變化,產生我們所謂的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