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台博館推出"海洋台灣生態保育特展"


新網記者杜宥彤台北特稿
2011/5/2 下午 10:44:30 / 生態環保

 「海洋台灣生態保育特展」即日起至8月7日止於國立台灣博物館一樓展出,開幕典禮出席單位代表,包含文建會、行政院海岸巡防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內政部營建署、台灣珊瑚礁學會等。

"海洋台灣生態保育特展"由16張海洋照片組成的萬花筒牆。(杜宥彤攝影)
 內政部營建署署長葉世文表示,2003年德班協議,簽署各國同意將使海洋保護區占國土的12%;2006年美國將夏威夷群島西北海域共36.2萬平方公里劃為海洋保護區;2010年4月英國將查哥斯(Chagos)群島及附近海域劃為海洋保護區,涵蓋總面積54萬5,000平方公里,約台灣的15倍大,為全球最大海洋保護區。

 他提到,台灣的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總面積相當於臺灣島的1/10,範圍涵蓋了島嶼、海岸林、潟湖、潮間帶、珊瑚礁、海藻床及大洋等相互依存的生態系統,資源特性有別於臺灣沿岸珊瑚礁生態系,多樣性遠高於陸域生態。

 葉世文說,台灣是海島國,最能代表島嶼文化的是達悟族拼板舟, 製造過程不用一根鐵釘,特別預告建國百年來第一艘16人座的拼板舟,將繞過墾丁沿著台灣海峽北上,從淡水河進入台北。

 他指出,行政院2012年將正式成立「海洋委員會」,處理總體海洋政策、海洋國際事務、海洋科技、海洋人才培育、海岸管理政策之規劃、推動與協調,期許臺灣這個海洋國家,能邁向海洋世紀。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柯永澤致詞時指出,南部有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北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明年完工,然後過年開館。該館包含海洋科學,海洋的物理、地層、生態,海洋工程、海洋資源利用、海洋水產生物科、養殖漁業,以及海洋文化的信仰、特性、精神等。

破壞海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的殺手。(杜宥彤攝影)
 他舉出,海洋物理包含洋流、潮汐、波浪等,而洋流是地球大氣的重要驅動力。厄瓜多湧升流的量不足,使中南美、赤道水溫升高,低氣壓就產生颱風,赤道以北15度內產生颱風,因為水氣交換旺盛,造成雨量破表。

 柯永澤說明,海洋化學部份如空氣中二氧化碳(CO2)過量,導致海洋溶入過多的二氧化碳,直接造成海洋酸化、珊瑚死亡。海洋綠藻行光合作用以緩和地球暖化是值得探討的。

 他接著說,海洋生物部份,例如深海熱泉生物圈,海底火山周遭水溫達400℃、氧氣缺乏、光線無法到達、壓力大的環境下,發現各種甲殼類生物,海洋生物的基因是否與陸地生物不同?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柯永澤表示,過去小的時候,科學家說地球只能養活40億人,現在有60億人口,歸功植物基因改善糧食問題,「深海植物可以轉變地球未來的命運」。

 台灣珊瑚礁學會理事長鄭明修則表示,「一個展覽沒有感動就是失敗」,他潛水資歷已34年,今年發現魚變多了,肯定海巡署作為,因為驅離大陸漁船,魚群存活率提高。

 他也感嘆,過去台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台灣有40萬人潛水,希望文建會能夠提供潛水照片展覽的平台,希望人人能親近海洋、了解海洋、保護海洋,「藍色國土是需要大家愛護」。

 鄭明修指出,因應全球漁業資源之衰退,海洋生態的劣化,國際海洋保護區大會提出全球海洋至少20%至40%劃設為保護區才能達到最大漁獲量,但目前海洋保護區有效管理的未達1%。

"海洋台灣生態保育特展"開幕典禮出席的各部會代表。(杜宥彤攝影)
 他說,常常漁民聽到保護區就反對,鄭明修解釋海洋保護區是「水產銀行」,使附近漁獲增加,漁民增加收入,至少海洋保護區要劃到國土的3分之1才能讓漁業資源永續利用。

 文建會副主委洪慶豐提及,澳洲在海洋研究、體育上的努力值得我國學習。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主任秘書符樹強說,臺灣本島加離島的海岸線超過1,600公里,每年2,500艘各國船舶會經過。環境保護署自民國89年起,致力海洋保育,98年88水災擱淺6艘船,環境保護署發揮了平台機制處理該事件。

 台博館研究組組長黃淑芳說,世界有3分之1的生物在海洋,臺灣海域在每單位面積裡生物種類數量是名列世界前茅的。

 她指出,2006年電視播出豆丁海馬棲息於珊瑚礁的畫面,2008年再去發現該片珊瑚已經沒了,顯示台灣人素質有待提昇,因此現在畫面與拍攝地點不願公開。

 黃淑芳解釋,破壞海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的殺手包括過漁、誤捕、非法毒、電、炸魚;污染則包括棲地破壞,例如,暑假期間台26號省道上常有螃蟹過馬路的情況;外來種有漁船的壓艙水排放帶來的,也有走私的等等;全球變遷(全球暖化)。

 《海洋台灣生態保育特展》以「台灣美麗海洋」、「台灣海洋哀愁」2大主題,涵蓋「台灣海洋環境」、「海洋生物多樣性」、「海洋資源利用」及「海洋保育」等四個議題,也呈現白海豚的抗爭、生態殺手消波塊。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生態環保
專題:杜宥彤 日期:2011/5/2 下午 10:44:30
關鍵字: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杜宥彤報導
杜宥彤報導列表
50年代黑貓歌女 "白香蘭"傳奇流​芳
文化藝術 2011/8/5 下午 11:55:00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水管不通五秒馬上通 有意創業速找宅急通
產業經濟 2024/5/1 下午 05:12:10
歷經20年 臺灣豫劇團年度大戲再推"劈棺驚夢"
文化藝術 2024/4/30 下午 05:44:53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巴奈回家"新書陪巴奈踏上回家的路
經史子集 2024/5/1 上午 09:16:19
"2024年臺灣工藝獎"正式啟動徵件
文化藝術 2024/4/29 下午 02: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