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劇團"夢見大衛林區" 郭文泰一圓意象劇場作品
新網記者簡若依台北特稿
2015/11/26 下午 07:51:52 / 文化藝術
向來以意象劇場作品聞名的河床劇團,過去17年來製作多部獨特的意象劇場作品,跨越夢境與現實的邊界。11月27日起一連3天在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推出《夢見大衛林區》,以層層交疊的意境再次帶領觀眾重新認識美國導演大衛林區(David.Lynch)作品風格。
|
河床劇團推出最新作品《夢見大衛林區》。(歸鴻亭攝影) |
河床劇團導演郭文泰表示,他和大衛林區電影的初次相遇是17歲時看了《橡皮頭》(Eraserhead),一點都不緊張看不懂,「林區並不試圖告訴我一個故事或教我什麼道理。他創造了一個經驗,然後讓我去填補這個空白。對一位青少年來說,這是思想上極大的解放。」
郭文泰說,這部《夢見大衛林區》作品靈感就是取材自青年時期觀看大衛林區作品《橡皮頭》而有所啟發,他特別欣賞大衛林區作品給與觀眾自由發揮想像力的空間;觀眾可以自行創造或解讀令一個意象,完全不拘泥於任何形式,換言之,給與觀眾相當程度的信任感。
|
河床劇團導演郭文泰說明《夢見大衛林區》受到年幼時觀看《橡皮頭》的影響。(歸鴻亭攝影) |
意象作品神奇之處在於觀看時也許腦中會呈現許多問號,並無法立即進入劇中情境,但是往往在觀看後使人難以忘懷,意象作品以豐富的視覺效果,緩緩引領觀眾進入劇中情境,也是大衛林區作品中極度呈現的效果。
這次推出 《夢見大衛林區》,郭文泰強調,讓不熟悉大衛林區作品的觀眾有重新認識意象作品的機會,夢境與現實般的境界區分,人們心中存有的潛意識以及如何找尋分辨自我,搭配富有神秘色彩的音樂也令人不禁想一探究竟這齣以意象為名的大衛林區作品到底會帶給觀眾什麼不一樣的感受。
|
《夢見大衛林區》讓不熟悉大衛林區作品的觀眾有重新認識意象作品的機會。(歸鴻亭攝影) |
郭文泰說,《夢見大衛林區》設計團隊包括影像藝術家曾御欽(毛牛)、音樂家柯智豪、藝術家王姿婷、燈光設計王正源等。柯智豪曾獲得1座金鐘獎及4座金曲獎,音樂作品涵蓋古典到實驗,演唱會到電視電影舞台配樂,是台灣少數能獨立完成各音樂型態製作的音樂家。影像藝術家毛牛曾獲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獎首獎,亦曾參加國際重量級的德國卡塞爾文件展。演員部分則有鍾莉美、宋孟璇、張寗、劉育岑、Carl Johnson等。
|
《夢見大衛林區》讓觀眾可以自行創造或解讀令一個意象,完全不拘泥於任何形式。(歸鴻亭攝影) |
大衛林區是美國當代著名的電影和電視導演,作品包括電影《象人》(The Elephant Man)、《藍絲絨》(Blue Velvet)、《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ive)以及電視影集《雙峰》(Twin Peaks)等,作品風格詭異,多帶有迷幻色彩,屬於超現實主義,曾獲頒2次凱撒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以及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