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祖蔚談台灣電影 建議拍賣華視挹注公視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6/8/21 下午 08:50:10 / 電影世界
文化部長鄭麗君認為公共電視「不是政府的電視台,是全民的電視台」,但公視的預算15年來不曾調整,台灣影視軟實力已遠遠落後國際各國水準,影評人藍祖蔚今日建議,應該拍賣華視,應該有新台幣20億,將錢全部挹注給公視。
|
影評人藍祖蔚今日建議,應該拍賣華視,應該有新台幣20億,將錢全部挹注給公視。(歸鴻亭攝影) |
藍祖蔚是在飛頁書餐廳舉辦的「2016飛頁文藝季」主講《海角七號以後的台灣電影》時表示,公視缺乏預算,但有非常好的平台,政府是否有文化保護政策的基本限制,例如在每日黃金時段必須播出本土節目,給予台灣在地影視工作者可以擁有發表作品的頻道。
他說,台灣官方多年沒有真正幫助有志於影視發展的年輕一代編導,當2008年魏德聖推出《海角七號》,在當時的台灣電影市場正處長期低迷、籌資困難,她以5千萬資本拍攝,沒有能力大量宣傳,初期大部分是透過BBS與部落格,卻創造5.3億元票房時,當時主管的電影的新聞局官員高呼「台灣電影有救了」,老實講,《海角七號》的賣座成功跟政府有關單位有甚麼關係?
|
藍祖蔚認為政府電影輔導金都被商業片搶走,真正有內涵的作品是不容易申請到的。(歸鴻亭攝影) |
電影輔導金從1990年起開辦,無論《海角七號》,或是在2011年《賽德克.巴萊》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熱賣而創下20年來最驚人的台灣市場佔有率,這些電影皆非輔導金作品,藍祖蔚說,「政府的輔導金都被商業片搶走了,真正有內涵的作品是不容易申請到的。」
|
藍祖蔚強調好的創作人在政治制度的荒謬下辛苦生存,但創作最終必會回到基本的人性。(歸鴻亭攝影) |
有人批評魏德聖《海角七號》親日,但他的《賽德克.巴萊》卻仇日,而繼續拍只在霧社事件次年的《KANO》則尊日,藍祖蔚認為,這就是曾被日本統治過的台灣人對日本又愛又恨的情結;他覺得這一代的台灣影視創作者仍有許多值得一提的好作品,包括以時事入戲的《愛琳娜》,或是擁抱歷史的紀錄片《灣生回家》。
藍祖蔚的結論是,「無論電影受到政治的壓迫,讓好的創作人在政治制度的荒謬下辛苦生存,但創作最終必會回到基本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