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浮生"一戰百週年紀念 詩意又真實的戰爭之歌
新網記者王品涵台北特稿
2016/10/6 下午 08:17:34 / 文化藝術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主辦今年第8屆的「國際劇場藝術節」,開幕大戲由俄國契訶夫國際藝術節與英國愛丁堡藝術節共同製作,第一次世界大戰100周年紀念作品《戰火浮生》(The War),將於10月7日至9日於台藝表演廳舉辦。
|
第一次世界大戰100周年紀念作品《戰火浮生》讓觀眾重新聽見戰火下的生死別離。(歸鴻亭攝影) |
生活於安詳的和平許久,烽火連天的聲響對於台灣人而言,似乎僅存在於遙遠的歷史記載。俄國契訶夫國際戲劇節藝術總監瓦列里.夏德林(Valery Shadrin)表示,由音樂家、作曲家、編舞家、演員以及音效設計師等志同道合藝術家所組成的莫斯科聲音劇場工作室(SounDrama)創作,導演弗拉基米爾•潘科夫(Vladimir Pankov)以聲音劇場,讓觀眾重新聽見戰火下的生死別離。
潘科夫形容《戰火浮生》是一部關於「離別」的故事,戰爭的概念不只是彈槍沙場上的血流,生命的喪失結束、生活的猛地抽離,都如同戰爭遺留下的痛苦傷痕。以「聲音劇場」行走多年,潘科夫將劇本稱為曲本,認為劇場藝術的本質是多音複調的音樂展演,此劇創作靈感取材荷馬史詩《伊里亞德》(Iliad)、英國作家理查•奧丁頓(Richard Aldington)小說《英雄之死》(Death of a Hero),及俄國詩人尼可萊•古米廖夫(Nikolai Gumilyov)自傳體文集《騎兵筆記》(The Note of a Cavalryman)。《伊里亞德》概括了戰爭,自古希臘以來,人類並沒有改變,荷馬史詩用隱喻的墨筆,衝擊著思想的省思,潘科夫說,《戰火浮生》是一部吟誦文本的歌劇。
|
左為莫斯科聲音劇場工作室導演弗拉基米爾•潘科夫,右為俄國契訶夫國際戲劇節藝術總監瓦列里.夏德林。(歸鴻亭攝影) |
故事描述於1913年,一群聚集在巴黎的藝術家,他們認為戰爭是將陳舊觀念淬煉成新興秩序的烈火,然而,當第一次世界大戰來臨,死亡陰影造成的巨大撞擊,改變了這群藝術家。心靈重建的同時,也開始了心理的戰爭,他們以特洛伊戰爭發想的遊戲重現戰時的經歷,療癒戰爭後帶來的苦痛創傷。
潘科夫以聲音劇場的概念,以音樂敘述劇情、刻畫角色,完美結合音樂、肢體與戲劇的呈現。為了解荷馬史詩,團隊特地前往俄羅斯偏鄉村落學習希臘文,演員在台上或以古希臘語吟誦,或成為樂器,以複音音樂交織勾勒出戰爭的磅礴史詩。
夏德林指出,俄國契訶夫國際戲劇節1992年於莫斯科開始舉辦,每兩年舉辦一次,分為「莫斯科」及「世界劇場」系列。當代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彼得.布魯克、陽光劇團亞里安‧莫努虛金、日本導演鈴木忠志、德國烏帕塔舞蹈劇場碧娜.鮑許等藝術家都曾受邀演出,台灣團隊如雲門舞集、無垢舞蹈劇場也曾獲邀參與,為國際重要的藝術節之一。
|
《戰火浮生》是一部關於「離別」的故事,戰爭的概念不只是彈槍沙場上的血流,生命的喪失結束、生活的猛地抽離,都如同戰爭遺留下的痛苦傷痕。(歸鴻亭攝影) |
國家兩廳院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合作,這次也特別籌畫《戰火浮生》導演潘科夫的工作坊,讓台灣劇場工作者不只了解「聲音劇場工作室」的演員工作方式,更將引領參與者透過聲音與音樂,發掘新的表演形式,讓聲音與音樂可以成為劇場表演的主要工具。夏德林則將舉辦一場針對學生的講座,與大家分享契訶夫國際戲劇節的演變與展望。國家兩廳院希望不只讓台灣觀眾欣賞精彩節目,更希望台灣觀眾可以從傑出藝術家們,學習更多的創作技巧,並與國際劇場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