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際劇場藝術節開場 一戰百週年紀念"戰火浮生"
新網記者文采姍新北特稿
2016/10/8 下午 11:05:01 / 文化藝術
2016國際劇場藝術節10月7正式開跑,今年以「劇‧遊—經典之翼」為主題。開幕節目《戰火浮生》(The War)10月7日至9日一連3天在臺北藝術大學表演廳演出,由俄國契訶夫戲劇節與英國愛丁堡藝術節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100年共同製作。
|
2016國際劇場藝術節開幕節目《戰火浮生》頗獲好評。(歸鴻亭攝影) |
《戰火浮生》是一齣關於「離別」的故事,融合荷馬關於戰爭的史詩《伊利亞德》(Iliad),英國作家理察‧奧汀頓(Richard Aldington)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小說《英雄之死》(Death of a Hero),以及俄國詩人尼可萊‧古米廖夫(Nikolai Gumilyov)自傳體文集《騎兵筆記》(The Notes of a Cavalryman)為靈感創作。
|
《戰火浮生》劇照之一。(國家兩廳院提供) |
這齣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聲音效果,舞台上每一位演員不只能言善跳,更是有一副好歌喉,而且擅長樂器演奏。俄國導演弗拉基米爾•潘科夫(Vladimir Pankov)形容「這一次的創作基本上是一齣吟頌文本的歌劇」。劇中完美結合音樂、肢體、雜技與戲劇。在生與死之間,戰爭不再只是抽象概念,更是真實的死亡、痛苦與恐懼。他說,「戰爭是徹底的混亂惶恐,在戰爭中你完全不知你在做什麼,也不知發生了什麼。這是我們想要在劇中呈現的狀態。」
《戰火浮生》在聲樂、音效上驚豔觀眾,磅礴浮誇的舞台效果,劇情的鋪陳更是張弛有度,有關於死亡的悲鳴,有些章節卻又以輕鬆小品的方式反諷呈現。弗拉基米爾•潘科夫表示,這並不是一部反戰的作品,它沒有那麼狹義,主要是如實呈現在戰爭下的生離死別,人心的日漸瘋狂—戰爭不只是可見的斷垣殘壁,還有人內心的掙扎與痛苦,都是另一種形式的「戰爭」。
|
《戰火浮生》劇照之二。(國家兩廳院提供) |
這齣一景到底,150分鐘沒有中場休息一氣呵成的作品,其中一幕將服裝從舞台上方以鋼絲吊下的橋段,倒是在國光劇團《伶人三部曲-百年戲樓》的方式異曲同工。
俄國契訶夫國際戲劇節,1992年於莫斯科開始舉辦,成立的目的是希望引薦世界的傑作,每兩年舉辦一次,分為「莫斯科」及「世界劇場」系列。當代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彼得.布魯克、陽光劇團亞里安‧莫努虛金、日本導演鈴木忠志、德國烏帕塔舞蹈劇場碧娜.鮑許等藝術家都曾受邀演出,台灣團隊如雲門舞集、無垢舞蹈劇場也曾獲邀參與,為國際重要的藝術節之一。
|
《戰火浮生》劇照之三。(國家兩廳院提供) |
由音樂家、作曲家、編舞家、演員以及音效設計師等志同道合藝術家所組成的「聲音劇場工作室」,跨界融合戲劇。藝術總監弗拉基米爾˙潘科夫(Vladimir Pankov)說,「我們從來沒有事先錄好的音效。一直以來,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現場演出。」聲音一直是弗拉基米爾˙潘科夫作品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只成為他創作的特色,更成為品質保證,且充滿神奇吸引力的表演類型。這次的《戰火浮生》讓台灣劇場工作者不只了解「聲音劇場工作室」的演員工作方式,更將引領參與者透過聲音與音樂,發掘新的表演形式,讓聲音與音樂可以成為劇場表演的主要工具。
這次國家兩廳院特別籌畫《戰火浮生》導演弗拉基米爾‧潘科夫的工作坊,讓台灣劇場工作者不只了解「聲音劇場工作室」的演員工作方式,更將引領參與者透過聲音與音樂,發掘新的表演形式,讓聲音與音樂可以成為劇場表演的主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