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228事件為何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6/10/20 下午 07:51:15 / 人權社會
每次談到228,當大官的從總統到一班官員都是一臉嚴肅在儀式上向受害者鞠躬,說些不知是不是真心的「道歉」,但台北市長柯文哲卻直言,「為何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
 |
台北市長柯文哲說,「為何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歸鴻亭攝影) |
柯文哲今日下午出席「228與國際人權特展」開幕式時表示,在228事件上,有對受害者的補償與賠償,卻沒有對加害者的譴責,這是台灣轉型正義面臨共同困境。
他強調,儘管受害者願意原諒,但加害者仍要有所節制,這不代表弱者的示弱,而是強者的自信。柯文哲指出,當時台灣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回歸中國,抱著一種持歡欣鼓舞的心情,只是期望太高、失望也太高,儘管曾受日本統治,但日本的正直誠信、基本道德,都比當時的中國政府好太多。
 |
228受難者家屬陳雙適表達真正公平正義並未到來。(歸鴻亭攝影) |
期望太高所引起族群衝突,接者就發生228事件,而至今到底死多少人,仍沒有明確數字,228事件發生之後,也進入白色恐怖時期,造成台灣人長期心理創傷,直到現在,台灣的轉型正義都面臨相同困境,即「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或許出於寬容或台灣人的寬厚,一直沒有追究加害者,也因此出現一種奇怪現象,就是有228受害者的補償、賠償,從頭卻都沒有對加害者的譴責,連至今誰要為這件事情負責、誰是加害者都沒有定論。
柯文哲說,自己作為受害者的一份子,已經相當謙卑,但強調謙卑「不是因為我們是弱者,而是作為強者的自信」,願意原諒加害者,但也要叮嚀所有過去的加害者要節制。
 |
大提琴演奏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主題曲,詩人林鷺朗誦詩人李魁賢創作的詩作《消息》,也是台語「消失」的同音,表達228受難者的妻兒在親人被逮捕以後的焦慮心情。(歸鴻亭攝影) |
他相信人類歷史文明是會往前進,並重申受害者願意原諒,但加害者仍需節制,從台灣的228事件、韓國的光州事件到中國的天安門事件,每個國家的進步程度,就看他們怎麼面對這些歷史。今天舉辦展覽就是面對歷史,沒有要挑起仇恨,只是讓真相更明白,也希望真相揭露過程中,彼此更尊重與寬容,才能走向共同的未來。
「228與國際人權特展」並邀請228受難者家屬陳雙適到場致詞,她指出,父親陳炘與林獻堂(台灣議會之父)創辦信託公司,父親被台北刑警帶走,從此下落不明,再也沒有回來,政府迄今也未交代真相,台灣光復後,資產被非法合併,持有股份及土地消失,真正公平正義並未到來,歸還不義之財,才能彰顯公義終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