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智慧志願者空間資訊平台"解讀防治水患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6/11/2 下午 04:33:33 / 虛擬網路
科技部補助逢甲大學研究團隊,利用民眾在水患發生時的臉書「打卡」訊息,經由大數據資料過濾與處理,即時算出水患相關資訊,再配合各項感測器及App即時監測雨量、淹水深度等,提供政府機關發布正確的水患防救災資訊,為群眾智慧物聯網應用於防災巨量資料決策分析的一項重大突破。
|
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周天穎的研究團隊建構「群眾智慧志願者空間資訊平台」。(歸鴻亭攝影) |
台灣常受颱風侵襲,淹水頻傳,網路上看見的災情資訊雖然即時,卻難以判斷真偽,反成了救災阻礙。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周天穎的研究團隊建構「群眾智慧志願者空間資訊平台」,進行為期3年的研究計畫,訓練電腦自動過濾民眾在平台上發出的不實消息,從中找出正確的水患資訊,如地點及範圍等,盼能有效協助防災。
周天穎表示,這項研究鎖定在水患防災及救援,該計畫由4項子計畫組成,包含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兩大領域,整個計畫兼顧科技性與實用性。第1個子計畫研究團隊先在Facebook上設立實驗版的資訊平台,接收民眾主動提報的水患資訊;為了有效篩選網路發文的真偽,還與資訊工程專家合作,建置智慧型貼文分析系統,電腦可自動判斷關鍵字,從發文中找出事發地點、災害範圍等災情資訊。
經過在台中市的實測,周天穎發現民眾發文當中約有75%算是相當正確,且有價值的資訊,另外有25%是語意不清、無意義或根本錯誤的。未來「群眾智慧志願者空間資訊平台」將會開發成手機APP供民眾下載,也可作為災害應變中心的資訊來源,加速救災效率。
|
「群眾智慧志願者空間資訊平台」為群眾智慧物聯網應用於防災巨量資料決策分析的一項重大突破。。(歸鴻亭攝影) |
周天穎指出,以群眾智慧的志願者空間技術,建構出的群眾智慧志願者空間資訊平台,自動化挖掘民眾在水患發生期間,在社群網站或討論區平台發布的即時訊息,這些訊息再由第2個子計畫進行大數據資料的過濾與處理,透過自動化斷句技術,可以即時解算出水患相關資訊,在台中市實驗準確率達75%的資料,將此大數據資料分析做更進一步探討。
第3個子計畫利用政府與民間既有的氣象感測器蒐集即時氣象資訊,更加入研究團隊自行研發的自動化雨量站,並配合雨量站APP即時監測雨量、淹水深度等水患資訊,落實物聯網技術與自動化監測實務應用。
第4子計畫則加上述蒐集到的水患資訊,周天穎指出,透過淹水模擬,可取得最即時的水患資訊,提供給政府或相關防救災單位,進行災害風險評估及決策的分析數據參考,用來發布正確的水患防救決策,這也是為群眾智慧物聯網應用於防災巨量資料決策分析的一項重大突破,未來計畫提供相關訊息給民眾,避開淹水區域,避免誤闖淹水區域而造成生命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