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凸版印刷瀕臨消失危機 日星鑄字啟動修復計畫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6/12/13 下午 10:33:06 / 經史子集
活字排版技術起源於宋朝,台灣一直到上一世紀70年代,仍然是報紙、書籍印刷主要的媒介,直到電腦出現,平版印刷盛行而式微。
|
日星鑄字行老闆張介冠堅持守著全世界唯一一家活字凸版印刷產業。(歸鴻亭攝影) |
台北太原路巷弄內,至今仍維持營運的日星鑄字行,是目前台灣甚至全世界唯一一間活字排版印刷工廠,老闆張介冠承襲父親張錫齡40多年前的鑄字行,從一份工作變成自己的事業,目前卻成為台灣保存活版印刷產業的一個志業。
張介冠表示,活字印刷術雖然已經無法與目前的電腦打字相比,幾乎被數位化淘汰,但這項從宋代至今使用上千年的印刷術,所蘊含的文化精神則是無可取代的,所以立志要守護這個絕無僅有的文化資產。
|
張介冠介紹最老的鑄字機。(歸鴻亭攝影) |
他說,活字印刷是凸版印刷的一種,日星保存世界上唯一的中文正體字,包括楷體、宋體與黑體共12萬字銅模,但許多字模因經過40多年的長期使用,逐漸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磨損,隨時可能在鑄造的過程中崩解,必須修復,但銅模修復成本高昂,現在他已經65歲,只能緩慢以一天5字的速度,慢慢修復日星12萬餘枚字型,還要再65年,才能修復完所有的字。
如何維持這項已經不再能夠與現代科技的印刷事業抗衡的事業,張介冠希望把老技術以「凸版印刷工藝館」的面貌發展,但破舊字體銅模沒有修復,根本無法進行,因此決定向社會大眾募資做字體銅模修復計劃。
|
張介冠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修復世界僅存正體中文字體銅模的心願。(歸鴻亭攝影) |
這項幾乎是愚公移山的工作,修復計劃資金最少要3千萬元以上,張介冠說,日星的經營理念不是賺錢,但以他的力量,根本無法完成所有銅模的修復,「政府公部門才有能力來做,而且不是短時間就做得好」,目前先進行的是最難整修的初號楷體銅模,預計於2017年1月正式對外展開群眾集資,希望能夠完成修復世界僅存正體中文字體銅模的心願,保存寶貴的人類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