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茶葉農產品加值 臺灣國產餅茶突破加工技術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7/2/20 下午 07:52:05 / 產業經濟
傳統大家所熟知的餅茶多為大陸的普洱茶,因臺灣茶葉普遍果膠質含量少,黏度不足,僅靠蒸煮擠壓很難成型,鮮少喝到正港臺灣製造的餅茶。
|
茶業改良場場長陳國任介紹成功研發的「餅茶加工技術」。(歸鴻亭攝影)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配合「新農業政策」發展,以創新加值帶動地方新型農業,歷經2年成功研發「餅茶加工技術」,突破餅茶製作的限制,使用臺灣茶葉原料製作出外型緊結度適中及茶葉品質佳之各類餅茶產品,期望透過結合地方特色創造市場獨特性,提高茶葉農產品加值,發展茶業創新加工技術。
|
不再只有中國的普洱茶可做「餅茶」,國產茶包含凍頂烏龍茶、鐵觀音茶、東方美人茶等也都可做成餅茶。(歸鴻亭攝影) |
茶業改良場場長陳國任表示,不再只有中國的普洱茶可做「餅茶」,國產茶包含凍頂烏龍茶、鐵觀音茶、東方美人茶等也都可做成餅茶,現已開放技轉,做成餅茶經濟價值更高,每一個增加約500元。
|
台灣製造的餅茶一塊可放5到10年也不會發霉。(歸鴻亭攝影) |
茶葉改良場研究員兼課長蔡憲宗指出,做成餅茶的茶,口感更甘醇,且不同於中國的普兒茶餅常見上面長黴,台灣製造的餅茶一塊可放5到10年也不會發霉,這項技術不但可以把台灣的各種特色茶製成餅,保留茶葉原有特色外,更可提升茶葉的風味與價值。
農委會表示,目前這項餅茶加工技術已通過農委會的非專屬授權技術,授權期限5年,技術移轉金為新台幣20萬元,並在去年成功授權桃園1家業者生產,去年生產3個月已售出1,000個以上,每個餅茶平均售價可達1,000元到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