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馬君輔"百花繚亂"的異想畫界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1/7/30 下午 11:15:02 / 文化藝術

 早年的藝術家,大都學的是國畫,或是西畫,表現的技法與媒材就以水墨及水彩、油畫、版畫為主;作品不是具象當然就很抽象,無論風景、靜物與人物純粹表現美感。

馬君輔介紹他的蒙太奇構圖作品。(歸鴻亭攝影)
 這一代的新銳藝術家大不相同,馬君輔學院教育學的是科技藝術,臺北藝術大學畢業出來,從玩具設計師幹到動畫導演及製作人,最後走回傳統,畫起畫來開了個展,從今天起到8月20日,在台北索卡藝術中心讓賞畫者「百花繚亂」一番。

 馬君輔說,他的作品除了表現美感,其實堆疊許多觀察社會現象所感知的內容,表面上是一幅畫,但在構圖與前置作業時,其實是把好幾個已經存在的場景拼貼起來,產生互動關聯,最後再畫出來。

馬君輔對成長過程的測量頗感興趣。(歸鴻亭攝影)
 他強調,這樣的創作模式正是從原本以電腦或攝影間接創作後感受無比的空虛,因為作品在呈現在觀者面前之前,他碰觸的卻是滑鼠或鍵盤,而不是真實的材料與繽紛的色彩。

 馬君輔承認他的作品大都取材自周遭的環境,具有極強烈的人文社會背景,而不像傳統畫家的山水人物,完成的作品乍看是西方的技法,但是他表示,很難把西方化的符號加進他的元素中。

 從早期的「美獸」系列,馬君輔發現電腦畫出來的人物美則美矣,仔細看畫中人物的雙眸卻是空洞沒有感情的流露,所以他會在一幅作品中排列多張人物來稀釋那種虛無感。

馬君輔早期"發燒男孩"作品。(歸鴻亭攝影)
 到「發燒男孩」系列時期,他心裡感覺的是在這狂熱年代裡,孩子們在用他們的身體燃燒著心目中的一切,於是畫裡的那為男孩頭上可以蒸便當、燒開水、煮火鍋,延伸出不可思議的養金魚、放剉冰,看來缺乏收藏家可以掛在客廳的美感,卻真實表露出作畫者內在的世界。

 這次馬君輔的「百花繚亂」系列,仍是延續到「發燒男孩」而來,可是他說,「我已經不用勾邊的技法了。」

 對生長在廿一世紀的藝術家,馬君輔的作品充滿強烈個人風格,以他學院所學的影像蒙太奇手法來分割重組繪畫的畫面,甚至連每幅作品最後的簽名,他都是用版畫的方式印上去,他說,「這樣看來統一而且簽名是浮在作品之上的。」

 評論馬君輔的作品,不應該用賞畫的眼光來看,因為他傳達的是一個社會觀察家的心得,遠高於純藝術的境界。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專題:麻念台 日期:2011/7/30 下午 11:15:02
關鍵字: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麻念台報導
麻念台報導列表
2024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鍾經新續任理事長
文化藝術 2024/11/17 下午 07:55:52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里仁推廣國產雜糧有成 獲農糧署頒贈感謝狀
產業經濟 2024/11/14 下午 06:10:06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Liveges Rusiguwan辭世
回憶紀念 2024/11/13 下午 07:11:33